中時:無人敢革命 「修憲」一役馬英九會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1 16:23:03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中時電子報今天文章分析馬英九與王金平的關係以及島内的政局,内容如下。

  對馬英九來說,即使王金平已經證明他在各方面都不可能與之一拚,但鬥爭乃是交換籌碼的姿態,王不會停止出手,因此,馬王關係,終究需要坦然一對;不可能一笑泯恩仇,馬無能力鯨吞,王不甘心繳械,兩人之間就是纏鬥。馬蠶食的幅度漸增,王負隅力抗的領土日小,直到2008。 
 
  對王,馬的最佳策略絕非「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式的圓融,畢竟政治本來就是利益的結合,誰會客氣?再說,相較於黨主席舉的選邊,修憲所涉及的利害得失,對許多政治人物來說,更是直接且殘酷的,因此,國民黨割袍斷義的一場血鬥,已勢所難免,為黨為己,馬英九大概都沒有溫柔敦厚的本錢。

  客觀而言,黨主席一役早已宣告馬王的主從地位,以格局和現階段國民黨的需要來說,王金平早該從一線戰場下來了,問題是,主觀上,馬為 2008 邊打仗邊練軍,權力版圖裡,對經驗老道的王仍有一定程度的仰賴,這也就等於是為王留下一線反攻的生機。 

  檯面上稍為還稱頭一點的政治人物,總不會放棄「總統」的夢:游被認是民進黨天王裡資質較為平庸的,卻也還是拚了命在搶搭自己的舞台,謝在台北市長上拿翹擺譜,呂三不五時大義滅親 ….政治算計歷歷在目,「坐擁大位」實在是太迷人了,誰能拒絕此等致命的吸引力? 

  更何況,即使馬已穩坐泛藍 2008 的不二人選,又豈能說王已絕對出局?人生本來就有一連串的意外,再說,泛藍仍如一盤散沙,距離全面整合還言之過早,王如果真的敢搏命一賭,未必沒有機會;在整合的過程中,有太多人的利益被切割出去、有太多人脈關係被重新洗牌,其中捲起同志間的遺恨憾事、矛盾悲情,足夠讓王金平拿來出價;馬英九不可能甩也不甩,他還沒有這麼大尾。 

  不過,馬英九大可放心的是,觀諸過去王金平的風格,他並不衝動莾撞,王是個計算清楚的人,顏色、立場、人脈彈性十足,可以解釋為政通人和,但也可以看出他只打安全牌,不想輸,就意味著很難贏大的,因為王不冒險。 

  既然王不會孤注一擲,馬何懼之有?馬在修憲議題上再多堅持兩下,很快就會看到成果;西瓜效應從來不對強者打折。這是台灣政壇的某種特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不再有人敢革命的年代,很少有政治人物敢從現狀再往前多走兩步,為什麼?因為大家都相信:手中一鳥勝過林中兩鳥;長期父權政治的影響是造成政治人物對更高權力的全面馴化,藍綠一樣沒有出息;王金平估計不會走出這樣的框架。 

  此所以,陳水扁政權已從根爛起,民進黨天王連切割的動作都還要做得扭扭捏捏,當年「綠林好漢」的豪氣全不見了,權力不只使人腐化,權力還會使人矮化;羅文嘉的新民進黨運動沒有辦法帶動揭竿而起的效應 ,王金平的撲馬行動也不可能蔚為風潮;在政治高度上,王的反馬自然不能等同於羅的自救,不過,他們不可能成功的理由是一樣的:發動者的眼界太淺,膽子太小,還有,私心太重。   

  現在台灣政治愈來愈讓人厭煩,理由之一就是放眼望去沒有幾個有膽有識的人,少了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硬底風格,只見軟腳蝦一堆,政壇既沒有天真也沒有勇氣,醬缸只能浸泡出一堆面目相似的犬儒者、 王爾德所定義的犬儒者:「對各種事物的價錢一清二楚,但是對它們的價值一無所知」。 

  馬英九固然不可對連宋馬的結盟可能性掉以輕心,但他不也必太擔心三個人真可以把老國民黨的天寶遺事翻雲覆雨成迫切的危機:連已有了自己的遊樂場,宋的信用破產,王則不夠勇敢,還有,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沒有人革命的年代, 

  大家或許還不很習慣馬的強悍,還傾向把他看作是固執或腦袋控固力,卻忽略了一個逐漸在發展的事實是:馬英九已不是昔日的「奶油小生」,他的意志力量隨著外界的虎視眈眈與高度期待而增強;更不可忽視的是,他的貫徹實力也在迅速累積;強者的理性趨近冷酷,不論是被動還是主動,馬英九已經走在這樣的一條道路上,而整個國民黨只會一步一步配合演出,包括那些基於不同理由而在初期發出反對的聲音,最後都會在權力的想像與服從的思維慣性裡,漸漸瘖啞。 

  民進黨起碼還有沈富雄與林濁水這兩尊大砲,國民黨則從來只有大老,沒有大砲。然而現在,在權力交替的過程中,國民黨暫時連大老也被洗出江湖,馬英九的時代,無可避免地來到了;「修憲」是馬鞏固領導中心所必須迎戰的一役,而且,他會贏的。只是,贏了之後,馬英九所要面對的,會不會是一個更軟弱也更懦弱的烏合之眾呢?難道,這是他取得國民黨「獨一無二」領導權,所要付出的代價嗎?難道,國民黨又要走回眾人弱智與領導權集中這條老路、難道,在黨主席選舉過程中,那如靈光乍現的百花齊放,不過是國民黨歷史中,偶見的意外?  

  我們才剛剛見識過了民進黨是怎樣讓陳水扁個人的墮落,經由集體的沉默而擴大成為全面的墮落,並嚴重傷害台灣的整體利益,難道還要讓故事有任何重演一次的可能嗎?無論 2008 是誰掌大權,我們都不能夠讓相同的事再發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又毋寧希望這次的修憲之辯不要這麼快就進入定於一尊的階段──有時,你堅持事情可以再拖上一陣子,不是因為你對結論有不同的想法,而是你希望得出結論的方式,可以對權力的集中過程形成足夠的節制。 沒有任何理由,要給馬英九比陳水扁更高的權力空間與道德想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