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老美 陳水扁“西遊記”驚心動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6 06:21:53  


  中評社香港5月6日電/中國時報今天刊登的一特稿指出,從台北起飛決定和美國決裂、採取西行的那一刻起,陳水扁這趟中美洲之行,就注定是一趟波折迭起,且政治味煙硝濃厚的“環球飛行”。

  文章說,無怪乎,一位熟悉人士出發前深深感慨:“終於知道伍子胥是怎麼一夜白頭的!”讓台灣高層一夜白頭的,正是如何在緊急倒數時刻順利啟動非邦交國過境機制。

  5月1日,美國仍遲遲不點頭讓陳水扁過境本土,導致“總統府”原定宣布行程的記者會開天窗後。“總統府”、“國安”、“外交”系統當天迅速召開會議,拍板決定“寧往西走,也不願看美國臉色”的機密腹案。

  這個腹案,就是台灣“外交”系統經營多年的中東路線。這兩年來,台灣“外交”高層頻頻秘密走訪中東,除了在阿布扎比積極布線外,順勢往西勤耕黎巴嫩,台灣透過中東人士搭上黎國右派重要勢力,也是這次一度可以過境的主要因緣。

  5月2日、3日,台灣駐外館可說幾乎“全部動起來”,緊急向駐在國洽助過境許可。但華航無台北飛黎巴嫩航線,此行橫跨歐洲、中東卻必須經經多個跨國飛航區,因此,華航和“外交”系統雙管齊下,一方洽談緊急飛航降落許可,一方則說服當地國家允許陳水扁取道過境。

  據報道,2日晚間,隨著駐美代表李大維回報訊息愈來愈悲觀,與會官員卻更篤定,這一趟中東過境之旅將“只准前進、沒有退路”。

  3日上午,黃志芳雖舉行公開記者會,宣布來回過境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但美西外館卻不動如風。反是“亞西司”、“中南美司”通宵未眠,機密傳真機整晚沒有停過:去程敲定黎巴嫩加油後,外館繼續洽助加勒比海、南美洲國家可能加油地點,最後取得邦交國多明尼加的落地安排。

  但停黎巴嫩、多明尼加的計畫,卻在出發就嚴重受阻。第一站不得不迫降阿布扎比,功敗垂成之餘,突發狀況自此接踵而來。因為,阿布扎比一旦被“提前”過境,整盤布局全被打散,也讓回程更加撲朔迷離。

  據報道,當4日過境黎巴嫩失敗後,接下來出乎意外的,還有安全考量。迫降阿布扎比後,若按計畫直飛多明尼加,必須逆風飛行十多小時,加上當地攝氏47度高溫,汽油揮發度高導致加油耗損量大,成了當下最重要的考量瓶頸。

  因此,本來“總統府”官員緊張兮兮的宣布加油,只能停留一小時便馬上就走,卻不知為何足足耗了三個小時沒有動靜。大批被意外“放風”在阿布扎比機場的事務官、安全人員全部不知所措,只好忙裡“偷閒”,買起當地名產椰棗、紀念品、神燈和飾品來。

  沒想到,下一個意外就是再度更改計畫,轉往荷蘭阿姆斯特丹加油。行到此時,全團都很難相信這也是個意外。不過,熟悉人士透露,“4日早上出發前,阿姆斯特丹確實不在名單上面。”華航在荷蘭深耕多年、業務量龐大,此時終在“外交”場域派上用場。

  三天前,行程渾沌未明就得打包行李時,不少人曾打趣自遣說:“到底是要帶比基尼(夏威夷)還是貂皮大衣(阿拉斯加)?”但從一路變化未曾停歇,官員在專機上衛星電話不斷看來,台灣就算機關算盡,也已如海市蜃樓難以預測。


    相關專題: 中美聯手夾殺 陳水扁外交大挫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