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場深跌探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6 09:39:17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近來,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股市都出現較大幅度下跌。13日,美國股市標普500股指收于今年初以來最低點。日本股市指標股指出現了兩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6月初以來,拉美各主要股市也出現一輪大幅下跌行情,爲8年來下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另外,印度、俄羅斯和東歐等國家的股市也都出現類似情况。據路透社報道,持續了一個月之久的全球股市動蕩已使投資者損失了至少2萬億美元。同時,國際市場各類金屬價格也都在下跌。13日黃金期貨價格近兩個月來首度跌破每盎司600美元,期銅價格跌至4月25日以來最低水平。 

  新華網文章認爲,導致全球各市場大幅波動的原因比較複雜,但有關美聯儲將繼續加息的預期無疑是主要因素。最近的各類數據顯示,美國仍然存在通脹抬頭趨勢,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本月底第17次提高基准利率。

  文章分析,美聯儲一旦再次昇息,美國的基准利率將從目前的5%提高到5.25%甚至更高。這種强烈的預期因素已經對全球市場産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首先,全球證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等最近都出現了大幅價格波動,風險凸顯,而美國的資産收益率却在上昇。很多市場參與者因而紛紛將資本撤出,轉回美國投資風險相對較小的美國國債、現金類産品以及美國藍籌股。有數據顯示,風險較低的美國貨幣市場近來規模擴大了5%。摩根士丹利公司已經建議其客戶將資産組合中現金類和債券類資産的比例提高到約一半左右。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羅德里戈·拉托日前也談到,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風險和收益,全球股市的下跌調整是必然的。 

  美聯儲的利率變化還對目前國際金融市場中盛行的“利差交易”産生重要影響。所謂“利差交易”,一般是指利用財務杠桿等工具從利率較低的國家借貸大量資金,轉而投資到利率較高地區的證券或者商品市場等,從而獲得無風險或者低風險的套利回報。最近兩年,美國的利率水平相對較低資金充裕,因此大量來自美國的資金出于“利差交易”目的進入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各類市場,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這些市場的一輪繁榮。而隨著美聯儲昇息進程的不斷推進,過去有利可圖的這類套利交易的收益逐漸下降甚至消失,這使得近來全球資金流向發生變化。 

  “新興投資組合基金研究公司”的報告說,近來新興市場出現近兩年來最大的資本流出,美國利率的變化趨勢使利差交易者最近一直在减持在當地的交易頭寸。這家機構的數據表明,在截至6月8日的三周里,全球投資者從新興市場共撤出約85億美元資金。 

  文章表示,此外,就市場自身運行的規律而言,有漲就有落。在各種因素推動下,過去幾年間全球一些經濟體的證券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都出現了多年來少見的大牛市,一些市場已經積纍了泡沫。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日前指出,近期包括股市在內的各類市場出現的價格波動産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但這些下跌是對過去價格過度上漲的一種修正。 

  文章指出, 對於市場未來走向,目前尚難預料。一些分析家認爲,全球股市還將進一步下行,原油、銅和黃金等商品的價格也已經跌破重要心理支持位,調整或許還將繼續。不過,有部分市場人士指出,從長遠看新興市場等吸引力仍在,因爲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