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台灣或缺席東亞“發達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29 17:57:13  


  中評社香港10月29日電/台灣年來糾纏於政治鬥爭,經濟卻愈趨下沉。《聯合報》今日發表專題文章指出,儘管東亞地區前景看好,但台灣卻很可能會在這一條“發達之路”上缺席。

  文章指出,下半年以來,各界陸續公佈對明年的景氣預測,大都認為明年世界經濟會再向下探底,主要是由於美國經濟明顯趨緩、房市有泡沫化的疑慮。不過,相較於北美地區的景氣陰霾,及歐盟區的前進緩慢,亞洲新興市場倒是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由中國大陸及印度領軍攻堅,東亞國家和地區明年的經濟成長平均都有將近百分之十的表現。雖然如此,東亞地區繁榮看好,台灣卻要在這條“發達之路”上缺席了。

  文章說又引述《亞洲華爾街日報》今年五月的專題報導指出:“面對中國大陸爆炸式的經濟成長,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製造業中心之一,並提供大量優厚工作機會的台灣,正在逐漸失去它的競爭優勢”。

  報導強調,台灣當局拒絕與大陸實現經濟一體化,改以擴大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聯繫作為替代方案,但恐將付出極大代價、甚至得不償失,因為,如果與台灣的業務往來會影響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戰略,大多數公司都寧願不跟台灣來往。

  觀察近月來所發佈的國際數據,似乎也印證了《亞洲華爾街日報》的預言,IMF新近將台灣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下修至百分之四及百分之四點二,連續兩年落居亞洲四小龍最後一名,新加坡媒體甚至以顯著標題指“台灣拖累亞洲四小龍的表現”。

  文章引述ADB日前發佈的最新預測,該預測調高了新興亞洲(日本除外)與工業國家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估計值,但台灣卻是今年經濟成長率唯一遭到調降的亞洲四小龍,從百分之四點四下修至百分之四點三,當然還是敬陪末座。

  台灣島內學術機構的預測,多半也從年初一路下修。台灣“經建會”剛公佈的景氣預測,九月雖重亮綠燈,但受訪廠商看好新一季景氣者,只剩百分之九,創五年來新低,製造業面對前景,從來沒有這麼黯淡過。

  為何只有台灣獨憔悴?《聯合報》認為,這兩年不僅“卡債風暴”餘波盪漾,嚴重衝擊民間消費,能夠有效增加就業機會、提振本土景氣的大型投資案也乏善可陳,兩岸不能突破更是其中的關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