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權難息怒火 台灣人要扁下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1 08:40:13  


陳水扁何時下台,台灣人民都在等。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陳水扁在女婿趙建銘被收押後,兩度召集黨政高層會商,並在昨晚宣布下放權力,意圖滅火。中國時報報道說,陳水扁必須認清,事到如今,下放權力這帖藥,未必能平息民間怒火,除了完全尊重司法,人民更等著他把所有沒講清楚的事交代清楚。聯合報報道則說,陳水扁何時下台,朝野都在等。

  中時報道說,趙建銘貪汙惡行,隨著檢調偵辦腳步,無人不感到瞠目結舌,更不知底下的洞還有多深。台灣“總統府”口口聲聲尊重司法,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趙建銘所獲禮遇看在全民眼底,官邸一方面急於切割趙建銘與陳水扁一家關係,又請出“御用律師”搶救女婿,處處陷於自相矛盾之中。 
 
  陳水扁五二○用錯了“罄竹難書”的成語成為笑柄,這個詞現在正好用在他女婿趙建銘身上。外界完全無法想像,一個卅多歲的年輕醫師可以坐擁大批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的名錶、名筆輪流佩戴,生活窮極奢華;而朝夕相處的老丈人、丈母娘、妻子全都推說都不知情。 

  唯一的解釋是,陳水扁一家日常排場就是如此,趙建銘全身上下數百萬的行頭才會不足為奇,讓家人視而不見。透過媒體呈現,陳水扁一家其他成員的確也近乎如此,吳淑珍每次露面珠光寶氣,還沒出社會的陳致中夫婦,渾身上下貴氣逼人,更是離譜至極。 

  陳水扁現在的問題不只在趙建銘身上,吳淑珍無法交代SOGO禮券來源、陳由豪事件被指說謊、名貴珠寶沒有誠實申報等,每件都是“第一家庭”的形象汙點。儘管如此,台灣“總統府”還是任憑媒體、在野人士千呼萬喚,均迴避不給答案。要不然就是放話要控告,製造寒蟬效應。 

  報道說,陳水扁自願下放權力,成為虛位“總統”,透過安撫黨內,意圖換取鞏固領導中心。但他必須清楚,他要面對的不止是民進黨區區這幾個巨頭,而是全體目睹陳水扁一家誇張行徑憤怒的台灣人民。只要陳水扁一家沒有把過去的爛帳交代清楚,即使成為虛位“總統”也救不了他。

  另外,聯合報報道說,隨著趙建銘收押,炮火現在又逐漸燒回吳淑珍,連民進黨立委也開始相信,陳水扁一家涉入弊案應該不只如此,綠營及在野都在看,“阿扁什麼時候下台”。 

  陳水扁一家惹出一連串風波,重創民進黨政府形象及聲望,要陳水扁下台,黨籍人士只是“敢怒不敢言”,尤其最近弊案之火又燒回吳淑珍,也讓不少人“剉著等”,若這把火真的越燒越烈,陳水扁下台的時間點,備受關注。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認為,現階段沒有證據證明陳水扁涉案,所以黨籍立委和陳水扁,還是不能切割,“只是連我們都不知道,這個洞,有多大!” 

  他認為,對陳水扁一家成員涉案,“阿扁若知情不報,就應該退黨,若知情不報,還伸手干預,就算不涉刑責,也是共犯就該辭職了!”畢竟陳水扁還是要有比一般人更高的標準。 

  陳水扁一家的風波,民進黨立委最近跑基層,都明顯感受到壓力。“基層像壓力鍋,快爆了”,高雄縣選出的民進黨立委余政道表示,現在在鄉下走,每個人都在罵,先是罵趙建銘,怎麼這麼貪,再來是罵陳水扁,他們只能不斷道歉。 

  報道說,也有人很不甘心,搞了二十年的民主運動,流血流淚被關,好不容易政黨輪替,卻被一個三十歲年輕人的貪念弄得一無所有。台中縣選出的立委郭俊銘表示,現在基層在進行村里長及鄉鎮市民代表選舉,“去站台,還有人跟我說不要提郭俊銘是民進黨的。” 

  民進黨立委都不敢預測事情是否會繼續惡化,也避談陳水扁的去留,不過還是有人有不祥的預感。高雄市選出的立委就私下表示,夫妻同床共眠,趙建銘外面的事,陳幸妤說她都不知情,很難令人理解,事情如果一直追究下去,嚴重程度難以想像。 

  多數立委不願明講,但咸認最後那條線,在於這把火是不是燒到陳水扁與吳淑珍,“如果最後證明扁夫妻任何一人有拿了不該拿的錢,民進黨內一定跟著反了。”郭俊銘也明講,這個代價將難以估算。 

  陳水扁一家風波越演越烈,無黨籍立委林為洲昨天呼籲總統陳水扁效法前南韓大統領金大中,退出民進黨。 

  此外,近五十位民進黨籍立委助理也罕見地發表聲明指出,陳水扁“錯永不在我”的性格,是民進黨無法改革的主因,陳水扁對家人及下屬的縱容,最讓黨內啞然,民進黨竟轉變為戚宦當道的宮廷政治,陳水扁必須為此負最大責任。 

  他們強調:“我們已失去對陳‘總統’的信心與耐心,也不要空洞的口頭道歉,若無法誠意負起責任,我們將無法認同並支持陳‘總統’做為‘國家’領導人。”據了解,七年級生的年輕黨工原本聲明用詞更重,並直接要求陳水扁退黨。

  負責連署的林致真,是民進黨立委林濁水的助理,林濁水表示,看到助理們的動作,他認為:“很不平常、很嚴重,顯然黨員的感受已經很強烈,要相當重視…”不能再小看這些聲音。  


    相關專題: 政治計謀 陳水扁聲稱交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