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軍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取自互聯網) |
中評社香港7月28日電/最近中印邊境事端再起。6月18日,中方在西藏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印度邊防人員越過中印邊界的錫金段,進入中方境內,阻撓中方施工。在此後的一個多月中,盡管中國一再呼籲印方立即無條件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到邊界綫印方一側,但印方對此置若罔聞。“中印邊界兩軍對峙”的局面引發外界持續關注,在民間輿論場,“中印必有一戰”的呼聲再起。
美國《僑報》7月22日載文《中印必有一戰?龍象還需握手》,文章說,主張“中印必有一戰”者的理由之一是印度這次欺人太甚。雖然以前中印邊防部隊也時有摩擦,但都是發生在雙方未定界地區。而本次印軍越界事件發生在中印邊界錫金段已定邊界,該邊界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印度歷屆政府多次以書面形式對此予以確認,承認雙方對錫金段邊界走向沒有異議。因此,此次中印邊境事端的性質與以往有本質不同。印度在法理上完全站不住腳。
而印度似乎并未覺得理虧,也在不甘示弱地積極造勢。印度陸軍參謀長號稱,印度此次是在為“2.5綫戰爭”做准備,應對中國、巴基斯塔和國內的安全威脅,并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言下之意,似乎是對1962年中印戰爭的慘敗耿耿於懷,要借機一雪前恥。
中印大戰一觸即發,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讓我們先來看看,印度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挑起爭端且姿態強硬。分析普遍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洞朗地區的戰略地位太過重要,印度一向視解放軍在這一區域的部署為“威脅”。直到現在,印度方面自己的設定的作戰設想,都擔心解放軍會從這裡經過錫金南下。二是內因,自總理莫迪上台以來,他一直想學習中國的鄧小平,以推動印度的經濟改革,但其改革舉步維艱。廢鈔令引發民怨沸騰,目前正在啓動的稅改也前途未蔔。而在此時挑起外部爭端,把滔天的民怨轉化成萬衆一心、一致對外的民族情緒,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中國和印度,除了邊界紛爭,不存在太大的戰略衝突。兩個大國目前都處於和平發展紅利期,GDP增速先後領跑全球,在這樣的時期挑起大規模的戰爭是極端不明智的,有可能將數十年的改革成果付諸東流,斷送崛起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