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關心流動兒童 關心城市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6 12:02:01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日前,北京發佈了“十一五”婦女、兒童兩項發展規劃,宣佈將對16周歲以下的流動兒童進行登記,登記得出的數字將為流動兒童的衛生、安全、教育等各項工作提供依據。
  
  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登記流動兒童是北京保障外來人口權益的又一舉措。長期以來,北京流動兒童的狀況一直是筆糊塗賬———流動兒童的人數、受教育情況、身心健康狀況、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安全和意外傷害情況……這些都缺乏準確的統計資料。一個例子是,2000年的統計數字是流動兒童9.7萬人,但2005年中小學入學的流動兒童就有34萬多人,可見其中變化之大。由於沒有相關資料,政府有關流動兒童的福利保障等公共政策滯後,使得他們的發展面臨著種種困境。

  社論說,流動兒童的父母大多為打工者及來京創業者,他們對北京所做的貢獻人所盡知,然而,由於戶口等因素的限制,他們中很多人沒能享受到北京的社會福利。不過,他們最焦慮、最為之揪心的還是他們的兒女。他們大多人收入低微,不能為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城裏人為孩子的營養過剩而發愁,而他們發愁的,卻可能是為孩子吃上一頓飽飯;城裏孩子住在安靜、乾淨的社區,他們的孩子卻只能住在髒亂差的城郊接合部,與污水相伴,與垃圾為伍。
  
  他們也很難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因為付不起數額不菲的捐資助學費;他們的孩子上不起好幼稚園、好學校,有些連差學校也上不了,他們的孩子也許無法忍受歧視。他們更難給兒女以很好的照料,因為他們往往是幹著“手停口停”的職業,一天到頭忙於工作或小生意,無暇管好孩子,因此他們的孩子很容易受到意外傷害。近年來,北京媒體報導的孩子意外傷害新聞,受害者十之八九是流動兒童。得不到城市應有的呵護和幫助,對每一個孩子,無論如何都是不公平的。
  
  社會學家把流動兒童稱為第二代城市移民,第二代城市移民的生存和發展權利訴求要遠遠高於他們父母那一代,如果處理不好他們的權利保障問題,城市將會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道理很簡單,今天的流動兒童就是明天的勞動者,流動兒童如果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城市未來的人力資源品質將下降,城市發展的後勁也將大受影響。流動兒童如果從小受到各種歧視,那麼他與城市的隔閡將越來越深,甚至對城市產生敵視心理,這將對建設和諧城市形成負面效應。流動兒童若生活無可靠保障或不能受到有效照管和心理疏導,那麼他們將可能流落社會,被不法者拉上犯罪的道路,這並非危言聳聽,據統計,2005年上海在押未成年犯中外省籍貫占到68%,這個數字正呈快速上升之勢。
  
  社論認為,所以,流動兒童問題絕不可小視,再容不得拖延,北京將流動兒童問題寫入“十一五”規劃無疑是正確的選擇,體現出一個城市的人文關懷。畢竟,對整體數字的統計,不再像過去那樣對流動兒童的關懷局限於“零打碎敲”、挂一漏萬;有了整體上的數字,就為制定總體規劃、惠及每個流動兒童打下了基礎。扎實的數字決定政策的走向,我們宣導“科學執政”,此為一例。
  
  不過,登記流動兒童還是第一步,也相對容易,最終制定出相關的公共政策並真正執行,肯定要艱難得多。不可否認的是,由於城市暫住證制度的長期推行,不少外來人員對於此類政府登記制度已然心存戒備,這勢必成為登記流浪兒童的現實障礙。所以,要降低登記的難度,吸引外來人員主動登記,政府惟有切實強化登記的服務性質、落實登記兒童的各項福利,並淡化其管理色彩,方能奏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