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的“每日時評”發表題為“‘廁所外交’之後”的評論文章,指出中日關係陷僵,雙方高層會晤中斷多年,對於中國一直拒絕高層會談,日本曾經惱羞成怒過,也曾酸溜溜的出言諷刺,但不管怎樣,日本領導人仍積極地尋找每一個可以“破冰”的機會。
文章指出,去年底東亞峰會上小泉使出一招“借筆外交”,在剛剛結束的東盟區域論壇,日本外長麻生太郎也借如廁之機會,與中國外長李肇星進行了一場“側面對側面”的會晤。
不過,麻生其實在隔天就會與李肇星舉行正式的會談,因而麻生為何如此迫不及待地要與李肇星在廁所“私會”,以及麻生在與李肇星“私會”後稱對話很有意義(短短幾分鐘的相會能談些甚麼,而且還很有意義?),都給了人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然而,不管是麻生的“廁所外交”,還是小泉的“借筆外交”,日本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給外界製造一個印象,即:日本一直都有努力要改善關係、中日今天的僵局責任不在於我。
文章分析,日本其實很清楚,中日兩國元首近4年沒有互訪,問題癥結在哪。一直在規避癥結所在的是誰,所有關心中日關係的人都很清楚。日本一日不正視靖國神社的問題,恐怕仍需千方百計想出各種“外交手段”,來尋求打破僵局。
日前,日本媒體披露了在1988年擔任宮內廳長官的富田朝彥的筆記,揭露了裕仁天皇在1978年後不再參拜靖國神社的原因,是因為不滿二戰甲級戰犯牌位遷入靖國神社合祀。裕仁天皇有關靖國神社言論的披露,已使日本國內有關領導人參拜靖國的民意起了變化,反對者已增加。
日本自己其實心裡有數,靖國神社問題已經不是關乎個人信仰或心靈的問題。在過去5年多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不但衝擊了日本與中韓亞洲鄰國的關係,也給日本自身的利益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文章最後指出,“後小泉時代”的即將來臨,日本國內現在應是時候對其現有的亞洲政策做一個全盤的檢討,目前幾位小泉接班人候選人,需要仔細思量,他們希望與亞洲鄰國維持怎樣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