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華龍網 |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中國經濟時報輿論調查中心和某網聯合舉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權力缺乏監督,腐敗猖獗”是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最大障礙。同時進行的“兩會焦點”調查也表明,“反腐敗”是代表、委員最應該關注的頭號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署名評論文章說,在人們對現實問題的這種深切感受之中,不僅蘊藏著歷經千年不絕如縷的沉重迴響,也寄託了開啟未來之門、建立現代文明的殷切期盼。
中國雖有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古訓,但小農經濟落後分散的生產方式,由上到下金字塔式龐大的官僚統治,決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必然結局。即便是所謂的聖主明君,也難以改變苛政猛於虎、奸吏滑似油的現實。而改朝換代,不過是城頭變換大王旗,對生活在最底層的芸芸眾生來說,“谷賤傷農,谷貴餓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幾千年歷史就是這種絕望的循環往復。孫中山先生接受西方近代文明的理念,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但在中國汪洋大海的小農經濟之中,軟弱的資產階級既無法主宰自身的命運,更無法改變中國的命運,最終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遺憾。東方雄獅起來伸了個懶腰,又倒下酣睡了。中國最終與發軔於歐洲,潮水一樣湧向世界各個角落的近現代文明失之交臂。
直到1949年新中國建立,大地才像陶輪一樣翻轉了過來,人民民主真正有了現實的可能。但蘇聯僵化體制的弊端很快顯現出來:公有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國有制,國有制又在很大程度上演變為權力所有制;計劃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長官意志,長官意志又在很大程度上是個人意志。儘管自信找到了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怪圈的法寶,找到了克服私有制和大生產矛盾的秘訣。但結果是運行30年之後猛然發現,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人民飽嘗官僚主義折磨,成為特權之外普遍貧窮的犧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