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4日,位於映秀鎮的汶川“5·12”特大地震遇難者公墓前放滿了鮮花。當日是汶川大地震後首個清明節,近萬名幹部群衆在汶川各地祭奠地震遇難者。 |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5·12”,中國傷痛之日。一年前的這一天,汶川大地震突如其來,天塌地陷,山河破碎,同胞罹難,舉國同悲。
“新華視點”文章說,震後這一年,是艱難而非凡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領導英雄的13億人民直面災難,與死神爭奪生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中國勇氣、中國力量、中國智慧震動也感動了世界。
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實踐,讓我們收獲了許多極其寶貴的啓示。以人為本的宗旨、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力、尊重科學的理念、民族精神的升華,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不斷推動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走向進步,并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我國將今年的5月12日定為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以此提醒人們居安思危,常存憂患之心,增強防災意識,清醒地面對自然災害的風險、威脅和挑戰。
應對災難貫穿以人為本的宗旨。人文關懷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深化,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成為災後重建的第一主題
“新家肯定比地震前的家更好。”盡管眼下還住著板房,張碧英卻已經開始憧憬她的家鄉映秀鎮重建後的樣子。4月中旬,汶川地震震中映秀災後重建總體規劃通過審批。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信心來自於一個細小的回憶。
那是去年6月,中鐵十六局的職工來給映秀搭建過渡板房。一天晚上,張碧英發現,幾個已經累得沒力氣說話的援建者脫下手套,用手掌摸索板房邊緣。一問才知道,他們怕建造過程中留下鋒利邊角,劃傷住進來的受災群衆,每天幹完活都要這麼摸一遍。隱患排除了,他們自己的手卻不斷被劃破。
張碧英十分感動,她說:“人家替我們考慮得這麼細,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她相信,有這樣的工作態度,映秀肯定能建成一個美好的地方。
以人為本,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歷程中,人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的,人的生命高於一切、先於一切、重於一切。在抗震救災的全過程中,全國人民和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充分體現了珍愛生命、保護人民的人文關懷精神。三天“全國哀悼日”的設立,更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對人的生命的尊重。
一年來,在災後重建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在規劃、施工、監管的全過程。
2008年6月8日,震後第27天,國務院發布《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條例》。國務院法制辦主任曹康泰說,條例不論是制度設計還是規定的政策措施,都是圍繞著以人為本展開的:過渡性安置和村民住宅建設強調尊重人民意願;活動板房的使用體現人性化;保障受災群衆基本生活條件,體現人文關懷;現場清理充分尊重當地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9月19日,《汶川地震災後恢複重建總體規劃》正式發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穆虹說,規劃編制的第一原則就是以人為本:從災區群衆生活生產需要出發,把切實保證人民群衆生命財產安全作為前提,兼顧生活質量和生產發展,兼顧現實需要和長治久安,把災區群衆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