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華商報刊文說,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似乎正在離我們遠去,但對於危機始作俑者的追責,卻不可能因此而放鬆。日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起訴訟,指控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在次貸業務上涉嫌欺詐投資者,造成投資者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
SEC起訴高盛顯然不是孤立事件。此前,美國國會就曾啟動對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期間放鬆市場監管的調查。如今高盛又遭起訴,表明美國監管機構開始對格林斯潘時期失去監管的華爾街金融衍生品進行“秋後算賬”。
按照美國的司法制度,高盛案或許會曠日持久。但是,對我們來說,這起訴訟決不僅僅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看熱鬧的機會,而是可以從中觀照出我國市場監管制度的嚴重不足。在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華爾街一直是我們頂禮膜拜的“老師”,也是我們追趕的目標。以全球資本市場的制高點華爾街為目標,可以使我們較快地與全球市場對接。但資本市場的發展不是“淩空蹈虛”,它需要適應本國國情。而對於中國來說,最大的國情便是投資者眾多,尤其是缺少投資經驗的中小投資者居多,它在為市場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的同時,也使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遠低於外圍的成熟市場。解決這個矛盾,需要強有力的市場監管,以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證資本市場的運行處於安全的框架之內。
但是,為了加快市場發展,我們有意無意地放鬆了市場監管,甚至認為加強監管將阻礙市場的發展。在制度設計上,我國資本市場偏向於保護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場利益主體,對投資者的保護卻流於形式。比如,在多起上市公司欺詐案中,中小投資者的維權活動困難重重,不僅國外行之有效的集團訴訟制度未能引進,即使是單個投資者對造假公司的法律維權,也被設置了重重限制條件。至於像美國SEC那樣,由市場監管機構出面起訴造假機構,在我國更不具備可操作性。這種現實路徑已經使中國資本市場成為一個“姚明進去,潘長江出來”的高危市場。
最近一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呈現出更加快速的態勢,股指期貨也已於日前粉墨登場。當然,管理部門意識到了這種金融衍生產品所具有的巨大風險,設置了限制中小投資者進入的一些技術措施,但是衍生產品的風險顯然並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將影響到整個市場,因此並不是將中小投資者關在門外就可以萬事大吉。顯然,如何在發展市場的同時建立起嚴格的監管機制,將是我國市場監管部門在打開“潘多拉的魔盒”以後必須認真面對的課題。在這方面,華爾街正在亡羊補牢,我們在引進它們的產品的同時,更需要將這種亡羊補牢之舉一並引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