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黃埔軍校研究專家曾慶榴(中評社 楊天攝) |
中評社廣州3月31日電(記者 楊天)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的紀念黃埔軍校建校90周年大型主題報道活動“黃埔魂•民族心•兩岸情”28日在廣州拉開序幕。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黃埔軍校研究專家曾慶榴於30日下午接受了中評社記者採訪。
曾慶榴對黃埔歷史有著深入和獨到的研究,他告訴記者,黃埔軍校成立的有著其獨特的歷史背景:普魯士通過軍事學校規範化從而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而這一道路也吸引了當時的中國人,打倒軍閥、“強軍、強國”成了中國人的夢想,這也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黃埔軍校在當年不單對中國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同時還是中國有志青年心目中的聖地,培養出無數閃耀於中國近代史的人才。曾慶榴分析,一是因為科舉制廢除,加之國難當頭,文人報國無門,紛紛投筆從戎;二是鑒於孫中山與國民黨的威望,以及國共合作的引力。這些因素鑄就了黃埔軍校“兼容並包”辦學風格。特別是其中許多學員入學之前便是經驗豐富的民運領袖,蘇聯又給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又擁有東征、北伐等一系列的實戰經驗,黃埔軍校的學生才會如此出類拔萃。
此次台灣亦有黃埔老兵組成的參訪團,由台北市陸軍軍官學校校友會常務理事、“海岸巡防部”前首席副參謀長戎紹鑫少將帶隊,於28日參加了“黃埔魂•民族心•兩岸情”新聞發佈會,並於29日祭拜了黃花崗烈士墓。這其中很多老兵是於1949年之後於台灣參加的黃埔軍校(後改名為台北市陸軍軍官學校),仍對廣州的黃埔母校擁有深厚的感情,並且積極參加促進兩岸交流的各項活動,與內地黃埔同學往來溝通也十分頻繁。
對此,曾慶榴分析,黃埔軍校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凝聚力,背後是有著十分深刻內涵的,要追溯到建校初期。首先,當時黃埔軍校邊彙聚了中國各界的精英,對中國近代史的進程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其次,其時黃埔軍校所在的長洲島報刊林立,擁有極強的包容性,彙集了中國先進思想。再次,黃埔不僅有著來自蘇聯的、擁有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的教官,還時常邀請魯迅等文化名人進行講學。這一切的特點都是為了一個目標——救國救民。正是這一目標凝聚起了世世代代的黃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