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中國政府網 |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7月2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北京面對記者直接而坦率的提問:IMF剛下調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同時卻調高了中國經濟增速預期,這樣的調整有什麼依據?
“我們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主要是出於兩方面原因。”記者話音剛落,拉加德不疾不徐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第一,IMF肯定中國推動改革的決心。第二,我們認為中國並沒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因此我們相信,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有很強的可持續性。”
拉加德受李克強總理之邀來北京參加“1+6”圓桌對話會之前3天,7月19日,IMF發布了今年第二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對全球經濟年內增速預期調低了0.1個百分點,並普遍調低了對世界各國——尤其是英美兩國——的經濟增速預期,卻唯獨對中國經濟2016年增速預期上調了0.1個百分點。
IMF在報告中表示,雖然英國“脫歐”對國際經濟會產生諸多不明確影響,但短期內不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IMF第一副總裁日前在華盛頓參加一個論壇談及中國經濟時也表示,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是可控的,中國政府有能力處理好國內目前面臨的債務等問題。
事實上,這已經是這一權威國際組織年內第二次上調對於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今年4月,IMF發布2016年第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較其1月的預期下調了0.2個百分點,調低至3.2%;卻將對中國的預期上調了0.2個百分點。
在過去的半年裡,國際地緣政治變化之複雜遠遠超出預料,英國“脫歐”及其後續影響、美國總統大選以及歐洲陰霾不散連續發生的恐怖襲擊,讓全球經濟整體走勢更增加了多重不確定性。縱然在這樣的背景下,致力於轉型的中國經濟在上半年依然交出了一份“硬碰硬”的成績單:GDP增速6.7%,新增就業人數717萬,31個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有所回落,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消費貢獻率提高到73.4%,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到54.1%,單位GDP能耗下降5.2%,經濟結構在持續優化。
7月22日的“1+6”圓桌對話會上,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中國不僅在推進城鎮化、發展先進製造業、擴大中等收入人群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的努力尤其鼓舞人心,“這將會進一步提高中國的競爭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裡亞說:“中國正在尋求更高質量的增長,努力發展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知識型經濟。這些不同的篇章,共同構成了中國全新的‘增長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