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很多高校、企业、地方都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但“多而不強、有库无智”的问题依然突显。有些机构到国外宣讲,甚至将“一带一路”说成无所不能的“玄学”,庸俗化地迎合媒體与受众。
波兰一名智库负责人就向笔者抱怨道,曾一个月接待中国9批智库代表团,每个都大谈“一带一路”合作,可又都说不出具体要合作些啥。笔者认为,“一带一路”智库研究“虚热”,问题出在基本定位上。
首先,“一带一路”的学理基础和话语体系还不夠扎实。“一带一路”不是“玄学”,要有基本的学术常识和知识话语体系。很多专家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痛批“一带一路”,根本不屑、不关心“一带一路”的具体內涵。
其次,智库应起到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积极作用。然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民众甚至“走出去”的企业对“一带一路”十分陌生,有一些企业主直截了当地问:国家提“一带一路”究竟要做什麼?当笔者把情况讲清楚后,企业会追问:找谁对接?国外有什麼赚钱的机会?有没有风险?有思路才有丝路,不要等著“天上掉馅饼”。讲清楚这一点,智库责无旁贷。
再次,目前国內智库大多在论证“一带一路”的重要性,缺乏具体咨询建议和长期跟踪研究的长效机制。
若不能解決上述问题,“一带一路”智库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长远来看,“一带一路”智库应兼具研究、倡议、行动能力,跨越三大“准入门槛”:
一是与政府职能部门和一线中国企业做好深度对接,找准“痛点”,整理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清单”,借此确保研究产品和服务“适销对路”。
二是要探索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的新路径,善用大数据等新研究工具。比如,利用大数据手段,及时监测东道国民意变化,尤其是社交网络上涉及“一带一路”的民意热点。
三是注重強化“战略传播”,必须想办法在东道国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不能只拣好听的讲,也得讲清楚中国方面的难处。
“一带一路”智库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精通当地语言、有长期田野调查经验和人脉、政策意识強的合格区域、国别问题研究人才。对此,可採取政府、企业、民间组织、智库“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搭好“小旋转门”。(作者分别是中央黨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