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中國空軍在遠海飛行。 |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和平年代,人們總感覺戰爭很遙遠。而對我們來說,每次戰鬥起飛,都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戰爭。甚至,不僅僅是鬥智鬥勇。”
人民日報報道,東海之濱某機場,在戰機起飛的巨大轟鳴聲中, 聽著有“海空雄鷹團”之稱的東海艦隊航空兵某團第三十任團長陳剛的講述,記者感覺離戰爭和較量如此之近。
2013年11月23日,我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俯瞰地圖,這片區域恰如我國領空東大門外的一面盾牌,新一代“海空雄鷹團”人正是忠實的守衛者。
隨時準備升空作戰
在機場跑道旁邊不遠,有一個兩排簡易房組成的外場戰鬥值班室。巨大的發動機試車的轟鳴聲,讓談話必須趴在耳朵上或者借助手勢才能進行。
值班室外,記者看到,4個由飛行員在休息時間自發用碎石子拼起來的1米見方的大字——“祖國放心”,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走進一間9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陳設簡單,只有兩張床,一台工作用的計算機,以及一些飛行戰鬥裝具,這是用來供值班飛行員休息的,飛行員在機場進行戰備值班,抗荷服24小時不離身,手槍時刻掛腰間,確保當空情警報響起時,可以隨時起飛。
近年來,個別國家明顯增強對我國的情報搜集工作,利用偵察機、無人機,甚至戰略轟炸機進行試探和挑釁。不少飛行員都有和外國軍機“短兵相接”的經歷,語音警告、外逼等已經算是維權常規動作。有時,雙方僅相距十幾公里,進入導彈攻擊範圍以內,任意一方稍不冷靜,就可能擦槍走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