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9日電(記者 李仲維)台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在最新一期的《兩岸經貿》月刊上撰文指出,希望大陸基於體會台灣的立場,簽成了較為接近台灣理想的經合協議,以因應東協(東盟)加一的挑戰。
朱雲鵬指出,目前台灣朝野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已經形成對立。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化解對立,除了要讓全球化程度高的產業能排除競爭障礙外,也要讓所有全球化參與程度偏低的產業和個人,都獲得適當幫助,讓他們有機會轉型,進而也分享全球化的果實。如果實在不可能轉型,也應當獲得足夠的社會救助,全球化果實分配得愈平均,社會愈容易得到繼續參與全球化的共識。
朱雲鵬表示,思考和大陸簽經濟合作協議,讓台灣產品享有和東協一樣的低關稅,是台灣克服東協加一對於出口威脅的可能方向。兩岸洽簽ECFA協議要符合WTO的規定,台灣可以像東協和中國大陸一樣,先有一個“架構協議”,亦即先擬好未來合作的“章節目錄”(即使沒有實質內容),然後先就部分產品的關稅,實施早期收穫,之後再逐步充實實質內容。
朱雲鵬認為,ECFA可以有效改善台灣經濟大環境,讓台灣產品在公平基礎上與其他國家產品競爭,但是有關ECFA的協商,必須取決於兩岸雙方,希望大陸基於體會台灣的立場,簽成了較為接近台灣理想的經合協議,以因應東協加一的挑戰。
朱雲鵬指出,台灣除了簽ECFA之外,還要發展新興產品和服務,提升能力和其他國家在大陸乃至全球市場競爭。所以台灣要進行產業升級,包括發展自我品牌,發展關鍵技術,來確保獲利能力,不能只靠既有分工模式來發展經濟,也要發展新興服務業,以促進就業和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