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東野。(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日電(記者 倪鴻祥)德國統一屆滿20 週年,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東野今天上午指出,兩德互動經驗證明了“經濟與政治交流愈密切”愈可能減少雙方誤判、誤解,降低威脅與衝突。
吳東野上午出席“從兩德統一20週年看兩岸關係”座談會。他表示,兩德模式或許不符合台海兩岸現狀,但兩岸若能採取兩德模式,能相互定位在“特殊的內部關係”,那未來中國統一的等待只是水到渠成。
他說,有鑑於此,兩岸又何嘗不能藉著擴大經濟與文化交流與合作,從增加兩岸民眾的相互認同感著手,逐漸強化兩岸雙方的互信,最終再透過政治談判,尋求一條兩岸皆可接受的和平發展路徑。
他認為,兩德模式中,西德不視東德為“外國”的作法,值得台灣借鏡;西德“事實”承認東德擁有國際社會發展空間的思維,也值得北京參考,終究“中華民國”迄今存在依然是個事實。
他指出,目前兩岸互信明顯不足,如同1950年至1960年代的兩德,兩德簽署“基礎關係條約”,能為兩德的政治定位找到雙方“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模式。兩岸迄今雖已大幅度展開各領域交流合作,但政治定位問題卻仍受限於雙方對一個中國內涵的不同詮釋。
吳東野認為,目前台灣大多數人可能不支持台獨,但也不願與大陸統一,問題是兩岸是否能長期維持非政治領域的交流合作,而不思考兩岸的政治定位?馬政府也終將面對兩岸的政治談判,此時若能集思廣義,從“立足台灣,胸懷大陸”的角度,或能為台灣的長期發展尋找一條最能保障安全與繁榮的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