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歲的吳克光寫下“中國加油,天下華人一家情”(中評社 黃蔚攝) |
中評社金邊11月14日電(記者 黃蔚)“你們現在在這裡過得好嗎?”“一般。”“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回國看看嗎?”面對這個問題,在柬埔寨首都金邊的中央市場開鋪賣皮包皮帶、現年已60歲高齡的吳克光老人聲音忽然低下來,“我也想回去啊,但是回不去了。”
吳克光和29歲的兒子吳速興均出生在柬埔寨,他們在中央市場的店鋪不到十平米,堆滿了包括柬埔寨特色小手袋和從中越進口的大牌仿製包等各式物品,這樣的店鋪不過是中央市場數百家店鋪中普普通通的一間而已。時不時會有外國遊客經過這裡,摸一摸仿製愛馬仕的錢包或者試一試LV手袋,然後便離開。吳速興有時會拿著計算器追上去用英語說“我可以再便宜一點”,但大部份遊客只是禮貌地擺擺手說再去看看別家。
“現在生意很淡,”吳速興說。“我們在這裡賺不到大錢的,”其父吳克光也發出類似的聲音,“每個月的收入大概一百美元吧。”
吳克光的父親來自廣東潮汕地區,他們會講潮州話,還會流利講普通話。在柬埔寨,普通話被稱為“華語”。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吳克光的父親在新中國尚未成立的時候從廣東來到柬埔寨,吳克光說,那是在躲避戰亂。吳克光的母親亦來自廣東,在柬埔寨與吳父相識並結婚。
“我從來沒有回過老家,不知道那裡是什麼樣子,”吳克光說,“在老家也有親戚,但老一輩的已經過世了,新一輩的沒有走動。”
“我爸爸有一個弟弟,那時中國還沒有解放,弟弟走丟了之後被賣到了福建,之後他在福建長大娶妻生子,於是便開始有了聯絡,但他現在已經去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