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2月2日,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外交部長第十三次會晤在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印度外長斯瓦拉傑共同出席會晤。 |
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日本《外交官》雜誌網站25日刊登澳門大學政府和公共管理學助理教授陳丁丁的分析文章表示,雖然中印邊境衝突讓人對兩國深度合作難樂觀、雖然中俄抱團更多是因為來自歐美的外在壓力,但中印俄三國有著反對活在美國陰影下、希望建立多極國際秩序的共同願景,這是中印俄可能在未來聯手的最核心原因。
文章編譯如下:
新國際秩序正在形成,雖然它未來將以何種面貌展示還尚不明確。不過,至少有一點是相對確定的,美國在未來幾十年來依舊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只不過其實力與新興國家相比會相對減弱。這些新興國家,例如中印,勢必會窮追猛趕,並在國際舞台上積極扮演大角色。很多分析人士將關注重心放在中美對抗關係上,鮮有人留意到中印俄三國之間政治關係的動態發展,以及這三國從“改變現狀”出發而可能形成的聯盟。
表面來看,縱使同屬金磚國家,中印俄似乎並不太可能形成夥伴關係,因三國間存有太多分歧,這在中印之間尤其如此。這些分歧將直接影響未來兩國間關係發展的走向。
中印間的緊張狀態顯而易見。印度是民主國家,中國是專制國家。當然,國家政權類型是否會影響外交關係還值得討論,但不同政體類型國家交往並非一定會造成外交關係衝突,也並非一定不能合作。無可置否,印度將中國視作某種程度上的威脅,這種心態一定會對兩國關係造成影響。
中印兩國之間最大的問題便是領土爭端。雖然問題嚴峻,但該問題得到解決的可能性其實比大多數人設想的要高。印度總理莫迪將在5月訪華,兩國將借此機會商討領土爭端,該問題或將贏來突破口。中國也支持印度更廣泛地參與聯合國等的國際組織。即便印度可能通過拉近與美國的關係來制衡中國,上述這些積極信號仍舊意味著中印夥伴關係具備非常深厚的發展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