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高雄十鼓文創化腐朽為神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3 08:43:35


十鼓橋糖文創園區(中評社 金裕超攝)
  中評社高雄4月13日電(記者 金裕超)十鼓橋糖文創園區位於高雄市橋頭區糖廠路24號。橋頭區總面積約有二十六平方公裡,人口約有三萬六千多人,也是高雄與台南間的中途站,南北縱貫公路、縱貫鐵路、高雄捷運紅線穿越其中,交通非常便利。早在日治時代這里就設置了台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糖廠“橋頭制糖株式會社”,因此特殊的糖業文化是本區的文化特色。

  十鼓橋糖文創園區成立於2010年10月。十鼓文創注入鼓樂藝術之新生命於這百年文化遺產,以“守舊創新”並融之理念,將停產閒置的糖倉空間再造,進而保留台灣糖廠歷史原貌,將其化腐蝕為神奇,創造出兼具藝術人文內涵的自然環境與擊樂表演融合的場域,是高雄市一處充滿文化知性的觀光新景點。

  位於十鼓文創園區中的生態聽雨軒曾榮獲2012年建築園冶獎。它為高雄橋頭糖廠C8號砂糖倉庫,在遭遇大火燒毀之後廢棄多年。2011年8月由十鼓租用進駐後,將廢棄已久的8號倉庫浴火重生,保留風化過的殘壁、焚燒後的樹木及孕育而生的原生植物,匯聚為大地生命的裝置藝術。再加上葉世宗建築師以雨林生態元素,設計了聽雨軒,融合流水、生態池、日月星空、雨林、跳石等,讓生態聽雨軒富有獨特魅力。

  提到十鼓文創就一定離不開鼓。鼓是中華民族千年以來祈求平安的法器,位於園區中的十鼓祈福館就是“擊鼓祈福”之地。里面有平安、官祿、延壽、驅魔、祈福、添財、添丁、姻緣、考運及除病十座祈福大鼓,遊客可以通過擊鼓祈禱一整年諸事平安。

  園區中還有設計巧妙的“甘蔗小巷”。這是一組懸掛在舊糖廠區中的裝置藝術,使用了已用過的彩色筆管來作為創作的材料,它們會使人聯想起甘蔗,也能使人想起梅雨的季節。梅雨是令人感到快樂的雨,會將這個充滿灰色金屬的世界充滿生氣。它們象徵了在甘蔗園工作的人們,而且也見證了制糖時代的興衰。
   
  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和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聯合組成的“南台灣聯合採訪團”於4月11日啟動,將在高雄及屏東進行為期一周的專題採訪,展開感受善與美之旅。

  採訪團此次行走的地方頗具特色,主要可以分為三條線:一是具有人文底蘊的路線,包括旗津天後宮、萬金教堂、一貫道天台山、佛陀紀念館、客家文化園區、蔡英文之故鄉楓港等。二是具有藝術氣息的路線,包括駁二藝術特區、山地門藝術村、美麗島站、十鼓橋糖文創園區等。三是自然風光路線,包括小琉球、東海岸、鵝鑾鼻公園、海生館、白砂、滿州佳樂水、四重溪等。

  此次採訪活動的總督導為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總調度為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陳雅婷,高雄副指揮官陳錫堅、屏東副指揮官郭子義。採訪組組長為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組員為中評社記者徐夢溪、張爽、金裕超。共同參與此次採訪活動的成員還有高雄漢王洲際飯店董事長林崑山、台灣藝術公司人員包括副總經理柯芷吟、營運部經理謝佳伶、採訪編輯主任洪威喆、王麒勳、組長陳奕帆、翁祥盛,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也將全程參加採訪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