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訪團在瘦西湖合影(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揚州6月17日電(記者 張爽)“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二十四橋”就位於揚州的瘦西湖。盛夏的瘦西湖,碧波澄澈,清風宜人。中國統一聯盟桃竹分會上海參訪團昨日泛舟瘦西湖,看湖中野鴨悠遊來去,品江南夏日風光。
泛舟湖上,沿岸的長堤春柳柔絲拂水,入眼一片青翠,參訪團成員看得入神,導遊介紹說,農曆三月的時候,長堤春柳更好看。堤邊是柳樹和桃樹交叉種植,每到三月,春花繽紛爛漫,柳絲婀娜起舞,飛揚如煙。“這就是為什麼古人詩里說‘煙花三月下揚州’。”
參訪團成員問,為什麼長堤春柳的柳樹都叫做“楊柳”?導遊介紹道,當年隋煬帝楊廣為到揚州,下令開挖南北大運河,河道開挖好之後,就在河兩岸種植柳樹,一來可以遮蔭,同時也可以保護堤壩。水邊的柳樹婀娜多姿,宛如美女的倩影倒影在水面上,隋煬帝看後十分高興,親手栽了一株柳樹,並賜姓為“楊”,後來人們便稱柳樹為“楊柳”。
台胞王女士說,瘦西湖的每個景點都可以找回唐詩里的記憶,充滿了詩情畫意。
老台胞全世祿說,瘦西湖沿河都有景觀,台灣像這樣的景致很少。台灣的阿里山也很美,但是和這裡的氣質完全不一樣,這裡是雅緻、秀氣的美。
本次中國統一聯盟桃竹分會參訪活動由上海市台辦主辦、徐匯區台辦承辦,參訪團35名成員於6月12日至17日參訪上海、無錫、揚州等地,並與台商舉辦座談會、參觀基層社區涉台工作站。該活動旨在促進台灣同胞對內地的了解,感受上海文化和新發展,弘揚宣傳中華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