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慶:美國大規模印鈔對中國的意味

http://www.CRNTT.com   2009-03-28 07:38:43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訊/中國網日前登載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王慶的文章“美國大規模印鈔對中國的意味”,文章說,美國國庫債券10年期的投資收益可能再次觸及2.06%低點,美國政府債券的低收益率意味著中國人民銀行的投資回報縮水,中國政府一旦投資美國債券的收益下降,就會撥出更多的國家儲蓄投資國內的有形資產。全文如下: 
  
  美聯儲已經宣布在未來6個月購進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這標誌著美聯儲正式實施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在利率接近或到達零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購買債券、票據等方式,向金融體系直接注入基礎貨幣,使資金供給超過需求,以刺激經濟的關鍵一步。編者注),是決定性的一步。同時,這也是美國政府其他主要政策行為的特征:其中包括在2009年購買7500億美元抵押貸款證券(MBS),以及同年購買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券,並在短期資產支持證券貸款計劃(TALF)中擴大擔保准許範圍。許多人擔憂美國金融部門採取這樣大的政策變動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中國是美國國債的最大債權國。

  我們預測,美國國庫債券10年期的投資收益可能再次觸及2.06%低點,這種政策的改變將會使美元走低,並成為美元的轉折點。同時,這將降低中國銀行系統貸款的機會成本。

  從全國範圍來看,中國的國民儲蓄率是很高的。中國可以依照3個方面使用其儲蓄,一是國內有形資產,二是國外有形資產,三是國外金融資產。中國對國外資本流動控制很嚴,其中大約70%的國外資產是官方外匯儲備,而中央銀行則是單一的投資者。此外,估計有大約65%的官方外匯儲備被用於購買美元資產,其中大部分是美國政府或機構債券。

  中國政府一旦投資美國債券的收益下降,就會撥出更多的國家儲蓄投資國內的有形資產。因為中國80%的金融流通中介機構是銀行系統,所以通過迅速擴大的銀行信貸來推進國內固定投資是可行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