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全球戰略嶄然見頭角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11:13:20  


 
  美國非常清楚的是,中國在短期內不可能拋棄美元,但它畢竟持有全球30%的美元儲備,因此出自中國之口的“取代美元”,就顯得十分敏感。就如台灣問題,華盛頓與台北之間的一舉一動都會使北京十分在意;同樣,在攸關美國“核心利益”的美元問題上,中國的一言一行也會牽動白宮的敏感神經。對北京而言,既然美國可以經常把玩一下台灣問題,中國為何就不可以時常拿捏一下美元問題?

強弱易位的趨勢

  其三是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雄心。就在美元話題延燒之時,中國國務院前天通過一項政策“建議”,決定在2020年之前把上海打造成世界金融中心和海運中心。從本質上來說,上海的這種戰略定位,其實就是中國全球戰略定位的一部分。

  中國媒體在報道這一決定時,不忘再次指責美國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繼而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對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很顯然,中國短期的戰略意圖,在於減少和規避美國金融體系的破壞性影響;其長遠戰略目標,是要建立獨立可控的世界金融中心,為中國參與主導世界金融事務提供杠杆。

  從英美兩國的發展歷程來看,要成為世界強國,就必須具備幾大重要條件,一是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二是在國際金融事務中占據中心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從最大的債務國變成最大的債權國,美元取代了英鎊,紐約取代了倫敦,華爾街取代了倫巴街(Lombard Street),使全球金融體系開始環繞新的重心運轉。美國的強國地位,就是在此基礎上確立。

  相比之下,中國現在的弱勢一覽而盡:其海軍力量與美國不可相提并論,而上海要取代紐約的地位又談何容易。但是,美國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產物,不是未來的結局。而世界歷史已多次證明,強弱易位的最關鍵因素,不在於現在擁有的財富有多少,而在於創造財富的能力有多大。中國現在不再回避建造航母問題,敢於對美元的地位說不,并且決心把上海建成世界金融中心,這些大動作無疑都能反映出其創造財富的潛力。

  從目前來看,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國際環境,對中國而言變得較為有利。在整頓國際金融秩序問題上,歐洲和美國已經發生了重大爭執和分歧,而主要新興經濟體與中國保持基本一致,可見美國的單極世界已陷入空前危機。“美元時代”不可能很快結束,但美國已經變得力不從心卻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作者是《聯合早報》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