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小平說借鑒新加坡只是客套話?

http://www.CRNTT.com   2009-03-30 10:19:16  


 
  11月13日上午,鄧小平參觀裕廊工業園區。之後,在新加坡住房和發展局聽取關於新加坡公共住房計劃情況的介紹時,讚揚新加坡在解決住房方面所做的努力。鄧小平登上這個局22層辦公大廈的頂層,了望周圍一幢幢新建成的公共住房。鄧小平詢問了新加坡每年住房建築的總面積和其他有關問題。

  與此前訪問的馬來西亞和泰國相比,鄧小平對新加坡印象最深。這也可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此時間段關於三國的報道頻次得到驗證。

  與馬來西亞和泰國相比,不管是報道的頻次還是報道的內容,中國官方的主要媒體對新加坡的介紹最詳盡,也最全面。
 
  中國新華社記者曾建徽、章蟾華采寫了鄧小平東南亞之行的特寫,其中特別提到,新加坡在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和解決公共住房等方面的經驗,都有可資借鑒之處。

  新加坡發展旅遊事業使之成為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引人注目的。這篇報道有關新馬泰的內容,以新加坡的篇幅最長也最詳盡。

  可見,鄧小平學習新加坡經驗的論斷是建立在對新加坡發展成就由衷欽佩的基礎之上的。

並非見面時的恭維話

  另外我們還要弄清楚,鄧小平要學習借鑒新加坡經驗的論斷,並不是當著新加坡人的面說的,而是鄧小平訪新十多年之後,在中國國內說的。

  鄧小平訪新結束之際,當時的李光耀總理又會見了他。鄧小平感嘆道,新加坡的改變實在太大了。鄧小平表示,他一直希望在去會見馬克思以前,到新加坡和美國走一趟。

  鄧小平訪問新加坡後,中國的新聞傳媒開始把新加坡形容為一個花園城市,說其綠化、公共住房和旅遊業都值得考察研究。

  鄧小平此次訪新之後,其“新加坡情結”從未釋懷。14年後,鄧小平南巡時,又多次提到新加坡。在游覽珠海市容時,鄧小平情不自禁地感嘆道:“珠海有點像新加坡了。”

  後來,又發表了關於學習新加坡那段著名的話:“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

  鄧小平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信心十足:“一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曾經有過高速發展時期,或若干高速發展階段。日本、南朝鮮、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就是如此。我們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辦到的。我們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志!”
 
借鑒新加坡經驗的實踐

  客套話說過就忘,而鄧小平卻在一直實踐著學習借鑒新加坡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