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改變思維 讓中國老百姓敢花錢

http://www.CRNTT.com   2009-06-09 16:55:56  


 
            由“國富民強”到“民富國強” 

  再退一步來說,許多中國人事實上也沒有多少餘錢可花。以下的幾個簡單數字可一目了然地說明此問題:從1997-2007年,中國的勞動者報酬佔GDP的比重從53.4%下降至39.74%;中國的資本收入佔比持續上升,企業營業盈餘佔GDP的比重從21.23%上升至31.29%;政府預算內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從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預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和中央和地方國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潤,政府的大預算收入幾乎佔到了國民收入的30%。 

  一方面是老百姓所佔分配額越來越少,另方面是政府和企業拿了越來越多的錢,卻只能做投資,形成更大的產能,但國內的購買力又消費不了,就只能賣到國外,進一步形成貿易順差。政府主導型經濟是投資的經濟,而投資的經濟最終只能走向出口經濟,進而不得不多購美國國債以支持美國人對中國貨的購買力。 

  很顯然,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就是改善中國的分配方式,提高中國的勞動報酬率,提升居民的購買力,同時做好社會保障,讓老百姓放心消費。這也就是美國財長為中國人開出的藥方:增加內需,提振消費。因為美國人已經阮囊羞澀,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以透支消費來為全世界消化產能;中國人在讓老百姓花錢這個問題上,必須徹底改變思維方式,走出一條新路,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經濟的未來提供穩定的動力。有一種說法是有專家正在研究將傳統的“國富民強”的提法,修改為“民富國強”,實在是大有道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