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對經濟的認知看資本市場的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09-06-12 10:21:03  


 
            5年牛熊轉換與經濟起伏完全吻合

  文章指出,由於機構投資者的不斷壯大需要一個過程,并且在這一過程之中資本市場的制度設計并不完善,因此,盡管“5•19”行情爆發之後機構投資的參與程度在不斷增加,但在2002年至2005年期間,資本市場與經濟增長之間仍然處於脫節。2002年至2005年期間我國各季度經濟增長率不斷提高,但股票市場走勢卻持續震蕩態勢,并且不斷創出新低,出現了與宏觀經濟走勢完全背離。這時候的股市并沒有完成從投機炒作轉向理性投資。此時的投資者構成仍以的大戶和券商為主體。2002年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占市場的比重為14.6%,2003年占市場的比重為19.8%,盡管增長較為迅速,但由於以前的基數較低,在市場的話語權仍然有一個漸漸演變的過程。

  2005年之後,隨著股權分制改革的推進以及資本市場發展的規範以及機構投資者的快速成長,經濟形勢的變化與股市的變化逐步趨同。2005年至2007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資本市場也迎來難得一見的大牛市。2007年4季度開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開始掉頭向下,世界遭遇了“二戰”以來最大的危機,中國的股市從那時開始也出現了掉頭向下,下跌的走勢與經濟增長下降的走勢可以說是協調一致。2008年11月份隨著國家對經濟刺激政策的實施,中國的經濟增長開始出現企穩回升,此時的股市也開始出現了企穩回升。隨著2009年1月份以來信貸的不斷投放,宏觀經濟出現了環比不斷攀升的局面,與之相對應的是資本市場也出現了不斷的好轉。從中不難看出,股市與經濟增長之間在2005年股權分制改革之後,出現了完全的正相關。

  隨著資本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市場對經濟走勢的敏感性和認知度將進一步增強,甚至達到完全依賴——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是整個國民經濟增長質量與速度的反映;國家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或擠出泡沫,或促進經濟增長,這些政策將會影響到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的狀況反映到微觀層面就體現在企業的經濟效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