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公務員含金量 分級考

http://www.CRNTT.com   2009-11-30 10:58:21  


四級公考的舞弊呈現年甚一年日趨猖狂趨勢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訊/媒體報道,2010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今日將在全國各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和部分較大的城市同時舉行,預計參考人數將達100萬。《上海商報》今天刊登評論文章“公務員含金量分級考”,文章表示,“‘含金量’代表權力大小和利益多少,因而每年公考總呈兩種線性分布:公考級別越高難度越大,考試組織相對規範——儘管去年‘國考’查獲舞弊案935起;公考越往下譬如‘縣考’,權力干預越多,營私舞弊空間愈大。”其內容如下:
 
  昨日,2010年中央國家機關及直屬機構公務員招錄筆試,在社會各界心態各異的議論中如期開考。

  公務員招錄考試簡稱公考。這個說法過於籠統,其實,按現有制度設置,公考分為“國考”、“省考”、“市考”和“縣考”四個層級。拿此作分類,昨日率先舉行的公考屬於“國考”。

  “國考”最難,難在中央級公務員“含金量”最高:要麼不提級,一提起步就是主任科員;要麼不提實職,一提就是副處(副縣)。從辦事員到副處,平均6-10年就可搞掂,而若在縣一級,從辦事員升到副縣級,平均熬20年者已算福星高照。

  省、市、縣三級到京城公幹包括逢年過節或多或少要“上貢盡孝”。許多時候,中央公務員工資單收入看似不如基層公務員,但加上形式繁多的“孝敬”,實際收益豈是基層公務員所能及。

  中央公務員哪怕是個阿辦,到了基層個個成“欽差”,各地“燒高香”、“供菩薩”唯恐招待不周損害地方利益。去年網絡盛傳一組照片——教育部小科員去某省考核高校學科建設是否達標,一群正廳級校領導陪著笑臉圍著小科員團團轉就是這個理。“國考”競爭雖最激烈,但一考定終身、幸福一輩子。所以,中央公務員俗稱金飯碗。所以“國考”競爭最激烈。以今年為例,擬招錄1.5萬人,104萬人參與逐鹿。招錄比93∶1(去年是77∶1),其中最熱門職位招錄比4224∶1。

  “省考”次之,省級公務員“含金量”總體低一等:提實職須從正科起步,享受“冰敬”、“炭敬”之類的進貢主要來自市、縣兩級,數量則有所減少;下基層坐享“眾星拱月”也差個檔次。所以,省級公務員俗稱銀飯碗。

  “市考”再次之,市級公務員“含金量”再降一檔:提實職第一台階是副科,從辦事員升到副處通常要熬12-16年;工資單收入之外的各種外快包括虛榮心滿足也得再差一截,工作量卻不減反增。所以,市級公務員又稱銅飯碗。

  “縣考”在基層俗稱“底考”,縣級公務員“含金量”在四級公務員中最低。除去從辦事員熬到副處平均費時20年外,大部分縣級公務員安分守已幹到退休前,能升到副處或以上者已算基層官場之精英,能提個科局級實職者決非平庸之輩,能擁有主任科員的虛職也不算掉價,一輩子只戴科員帽的大有人在。但縣級公務員雖說層級最低,官場地位最卑微,工作相對最辛苦,但畢竟其基本保障與中央公務員無異,因此仍是響當當的鐵飯碗,爭搶者同樣“打破頭”。

  “含金量”代表權力大小和利益多少,因而每年公考總呈兩種線性分布:公考級別越高難度越大,考試組織相對規範——儘管去年“國考”查獲舞弊案935起;公考越往下譬如“縣考”,權力干預越多,營私舞弊空間愈大。

  如同高考舞弊年複一年越來越甚,四級公考的舞弊也年甚一年日趨猖狂,中組部與人事部不得不在上周二頒行《公務員錄用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試行)》,亮出了對作弊者分層次處罰的“三把刀”,不知今年又有多少作弊考生成為“刀下鬼”?而問題還在於,上述新打造的“三把刀”只“斬”考試作弊者,在公務員面試和錄取階段,如何預防和處罰權力的不當干預,迄今仍沒有對號入座的“刀”,甚至錄取的理由也從未見過“陽光”,錄取過程第三方監督更無從談起。

  還有,鑒於公考層級分得太細,越到下面違規違紀的空間越大,建議取消“市考”和“縣考”,從明年起地方招錄公務員一律實施以省為單位組織筆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