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希臘騷亂背後的危機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5-07 10:40:09  


 
    ◎根本在於歐元區內強勢國家與弱勢國家地位不平等 
 
  希臘債務危機的背後,其實隱藏的正是歐元區的經濟失衡,這種失衡則是德國這樣的強勢國家與希臘這樣的弱勢國家之間的矛盾。德國作為歐元區最大的出口國,和希臘、葡萄牙、意大利等貿易夥伴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貿易盈餘。德國就如同一個“制造國”與“出口國”,希臘等國則處於“消費國”的地位。事實上,德國通過了購買國債等方式,也助長了這些友邦的無度消費與借貸。據《商業周刊》的數據,德國的銀行持有歐元區陷入債務困境國家大約2500億的國債。 
 
  另外,在2007年金融危機伊始,歐元區內的各成員國在利率問題上出現巨大分歧。德國強勢地堅持強勢的利率,保持自己經濟的發展,希臘這樣的國家卻需要低利率來促進國家經濟的恢複。其實,由於德國政府和行業工會一直在限制生產成本,德國的生產成本要遠遠低於歐元區內的其它國家,這也如同“變相的貨幣貶值”。

    ◎政府自救政策陷入兩難境地 
 
  自我救助是最“治本”的方法。但這需要希臘政府拿出方案來說服歐盟和債券投資者,特別是給予後者購買希臘國債的信心。早些時候希臘財長公布了救助方案的細節,宣布將會實施更加嚴厲的緊縮政策,包括在未來3年內削減財政預算300億歐元,以便在2014年將財政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以內。如此一來,希臘也可以獲得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高達1100億歐元的貸款援助。然而希臘政府的財政方案將使工人的工資被消減、賦稅會加重、高福利也要走下神壇。“明明是政府的錯誤,為何要民衆買單?!”希臘人被激怒了。這也是當地時間本月5號,一場涉及希臘所有公共領域,甚至令希臘國家陷入癱瘓大大罷工發生的原因所在。如此強烈的民意,不得不讓希臘政府有所忌憚,究竟日後自救方案能否實施下去,還真的是個未知數。但是假若沒有切實可行的自救政策,其它國家和組織根本不可能援助。

  結論:無法自主的貨幣、弱勢的經濟地位,讓希臘的債務危機曠日持久、複雜異常、很難解決。并且這把火也燒到了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引發世界金融市場的震動。而這背後凸顯的是正是歐元的尷尬,盡管在經濟平順時期這種共同貨幣機制曾經帶來很多美妙的回憶,但是在經濟困難時期,卻帶來諸多不可逾越的鴻溝。希臘債務危機,把歐元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歐元到底何去何從,也是從很多人心中的問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