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越來越孤獨的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0-06-13 09:53:10  


 
  除了經濟,中國還有什麼?中國在國際上能夠呼風喚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中國經濟在改革三十餘年來的取得的成就的。然而,拋開經濟能量,在涉及中國諸如領土領海等具體事務時,在東亞地區,中國的號召力究竟有多大?或者,換句話說,當經濟碰到主權利益,中國的經濟能力能起多大作用呢?在中國與東盟部分國家存在的領土領海爭議上,中國所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倡議,其效果如此,事實上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正如新加坡學者戴尚志所說的:“亞洲沒有人希望生活在中國人支配的世界裡。不存在人們熱烈追求的中國夢這種東西。”為什麼,因為除了經濟,中國真的沒有什麼了。或許,新加坡的所保留的華人文化,比起中國大陸還更為傳統,更為精華。

  至少,戴尚志是認為“中國夢”或者說“中國模式”是沒有多少模仿價值的。因為除了經濟,什麼也沒有。所謂的“中國經濟奇跡-中國模式”背後,所付出的是什麼,其實大家都心里明白。但現在,中國工人們開始抗議了。除了停工最為直接的方法外,更有甚者,用生命無聲的自由來抗議。由此,中國經濟改革三十餘年所積累的經濟財富,是否能夠彌補在三十餘年來改革開放所積累的社會問題呢?

  除了經濟,我們還有什麼。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意識形態,至少來說是單一的,純粹的,有影響力的。然而,三十餘年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多元化社會的形成,中國還有多少意識形態具備足夠的號召力?從思想或意識形態上來說,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混亂的國家。因為所有的人,包括這個社會未來的中流砥柱的年輕人,無論是在人生價值觀上或是在思想上,都是混亂的,迷茫的。沒有人知道到底該信奉什麼。或許,這就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拜金國”的原因吧。

  所以,有人說因為中國的崛起或是複興,中國會變得越來越傲慢。那是錯的,不是傲慢,是憂鬱,是矛盾,是複雜內心茫然不知所措所導致的。中國究竟該如何走,向哪走,中國自己其實是不知道的。除了用經濟誘人的成果來掩飾內心的焦躁之外,中國還有什麼可以安撫內心的焦躁與不安呢?沒有。所以,中國只會越來越孤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