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敖批韓寒算哪門子事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10:48:40  


 
  ※李敖貌似擊中韓寒軟肋,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的知識崇拜 

  當“知識”遭遇“本位”:李敖邏輯混亂的自戀

  李敖對韓寒的批判有兩個關鍵詞:“知識”和“本位”。言下之意無非是說,韓寒沒有系統的知識儲備,只能把寫小說和賽車當作他的“本位”,如果品頭論足或者幹其他的,就是“越位”了。反觀李敖自己,他有自己的專業——歷史,學識過人,所以嬉笑怒罵不在話下。這裡有一個問題:“知識”和“本位”如何對應?如果說“本位”指“術業有專攻”,那麼李敖的“本位”就應該是一個歷史學家,而不是一個批評家。顯然事實不是這樣。那麼只能這樣理解:評論是非也是有門檻的——“知識”,只有掌握了知識,你的評論才屬於“本位”,否則就是“越位”。

  下一個問題又來了,既然以“知識”為基礎進行評論就行了,憑什麼李敖的歷史知識是“本位”,韓寒的社會常識就“超越本位”?相比而言,韓寒的專業更對口嘛。還有,既然以“知識”論英雄,李敖憑什麼號稱“天下第一”,他自稱歷史專業,可是大家知道的是作為異見分子的李敖,幾個人知道作為歷史學家的李敖?在歷史領域,他比他罵過的徐複觀、柏楊差遠啦。可見,根本不存在什麼“本位”問題,“本位”是拿來嚇人的,李敖其實在說:“你歇菜吧,你鬥不過我的——要鬥就跟我鬥知識,我知識比你強多了(雖然他的知識在專業領域並不見得高明)。”

  李敖應該知道,他的成功無法複制

  李敖之所以強調“知識”,也是他長期戰鬥經驗的自然體現。他能把牢底坐穿,進而名滿天下、譽滿天下,依賴的正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批評。要不是台灣社會一直未曾拋棄“知識取向”的社會科層體系,李敖學富五車又如何?抉隱索微又如何?由此而生的“知識精英”式傲慢,面對龍應台這樣犀利的對手時也顯露無疑,遑論後進的韓寒了。然而,李敖應該知道,韓寒所處的時空與他當初完全不同。一方面,普羅米修斯式的英雄可能寸步難行,另一方面,這是一個精英消解、草根為王的時代,知識精英同詩人一起沉降。也許李敖看不上韓寒這樣的大眾偶像,然而後者才是時代所需的,何況韓寒並不只是偶像而已,他的見識和理念一直領先於時代。

  韓寒的“本位”是生活,這也正是他的過人之處

  韓寒不是被改變的,而是自然長成的。“躺在大地上,朝向四面八方瘋長。”不管是作為小說家、賽車手,還是他的個人生活,韓寒不愧“時尚”二字。然而,韓寒的時尚不只是消費品,他的知識系統直接朝向這個世界,衝鋒陷陣、盲打誤撞,用他自己的血肉而換取知識。韓寒的論述不關心世界歷史,也不關心中國的百年史,只關心當下和身邊的貧富懸殊、正義缺位。一個意識到自己力量的人,一個全方位生長和發展的人,在我們的環境中,非常難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