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劉濤:拯救我們的漢字書寫

http://www.CRNTT.com   2010-11-22 14:01:20  


 
  在練字的過程中,學會使用毛筆,學會書寫技巧,學會處理筆畫結構之間各種組合關係,把字寫得端正美觀,筆畫有力感,達到指揮如意的程度。這樣的能力,古人稱為“童子功”、“基本功”。古代很多大書家是以“功夫”著稱,漢朝的“草聖”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墨;陳朝書家智永,登樓不下,學書四十餘年。

  練字是一種手、眼、腦三者協調配合的學習活動,智力(設法把字寫好)、觀察力(細心比照字帖,發現自己的失誤)、意志力(堅持“日課”),都可得到訓練。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練字時,掌管記憶的腦前葉會特別活躍,所以,練字也是“練腦”,可以增強記憶力。

  漢字的結構形態很複雜,而且許多漢字是一字多體(篆隸草行楷),要想把字寫好,必須專心,必須細致。無形之中,培養了做事追求完美的態度,培養了認真的習慣。正如郭沫若1962年8月為《人民教育》題詞所說的那樣:“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乾淨,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

  漢字書寫與中國美學

  自古以來,中國讀書人的審美訓練始於練字,也是基本的、常規的審美訓練。那些字帖都是傳遞美感的書法經典。練字就是審美訓練。日積月累,潛隱默化,漸漸懂得典雅、天然、遒勁、雄渾、飄逸、清秀、險峻之類的風格特征,養成了審美意識。

  林語堂1930年代著書向西方介紹中國的藝術,選書法為代表:“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 如果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通過書法,中國的學者訓練了自己對各種美質的欣賞力,……這樣,書法藝術給美學欣賞提供了一整套術語,我們可以把這些術語所代表的觀念看作是中華民族美學觀念的基礎,…… 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 

  漢字書寫的普及程度,直接關係到中國書法藝術乃至中華文化未來的命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