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歐洲負債 福利過度惹禍

http://www.CRNTT.com   2011-01-09 10:32:31  


老齡化讓福利成本陡增
    
  福利政治讓政治家騎虎難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因改革丟官

  人口結構變化、經融危機後改變的經濟狀況面前,歐洲各國並非沒有考慮過進行福利改革。但在已經形成的福利傳統面前,改革在2010年以前的20年里進步甚微。1983年,為了降低失業率,同時也為討好選民,密特朗總統時期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降低至60歲,卻為此後的政府財政留下了包袱,薩克奇政府之前,削減福利開支,延長工作年限的改革已經喊了十多年。1995年阿蘭.朱佩任總理後,嘗試將養老金繳納時間從35年延長到40年,並規定60歲的最低退休年齡,卻導致各個工會的一致抵抗,掀起聲勢巨大的罷工運動,改革未果。 

  從此後的10餘年,歐洲各地幾乎在同時上演此類情景劇,2002年德國總理施羅德連任後,決心改革失業保險和救濟制度,推遲甚至暫時凍結退休者養老金的增加,對拒絕再就業者予以削減救濟金懲罰等,結果這些方案還在醞釀時就遭到民衆強烈反對,致使他領導的社民黨支持率大跌,最終導致2005年秋的提前大選並丟掉了職位。福利改革成為歐洲政客們最為頭疼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福利赤子成為各國負債難以回避的重要因素   
   
  希臘不顧稅收狀況,借款3000億搞福利,讓政府最終背上巨額負債

  地中海田園式福利生活雖然詩情畫意,但沒有稅收保障的希臘政府靠的卻是借債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尤其是加入歐盟後借款利率較低,希臘一口氣借了3000億歐元,直到金融危機後,世界才突然發現希臘政府預算赤字已經高達GDP的13.6%、政府總債務占到GDP的115%。

  出來混的遲早要還。隨著幾筆主要貸款的逐步到期,希臘人的選擇只能是:要麼賴賬不還——但結果可能是金融危機以及投資者紛紛逃離希臘,從而造成經濟蕭條,福利國家由此萎縮;要麼就得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歐盟的貸款,但條件是削減公共開支,尤其是削減不合實際的福利開支。換句話講,希臘人必須在被迫"勒緊褲腰帶"和主動"勒緊褲腰帶"之間做出選擇。即,希臘人沒有選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