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孔子站立天安門 胡適雕像進北大?

http://www.CRNTT.com   2011-01-20 09:49:02  


 
鏈接:外媒熱議天安門添孔子塑像:孔子思想高調復興

  來源:新京報 2011年01月16日03:06

  本周,高達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門以東的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正式亮相,這一事件引發國外媒體高度關注。在天安門這樣的特殊場所竪立孔子像有何“意味”?外媒紛紛提出各自的看法。

  “孔子思想高調復興”

  “孔子雕像的竪立,標誌著中國人對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英國《獨立報》以如此標題報道了上述新聞。該報記者克利福德.科南在北京報道稱,孔子回來了,這位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巨大雕像已被高高竪立在天安門廣場。“在高度發展的現代中國,生活在2500年前的孔子正越來越被重視……這座雕像標誌著這位學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國的高調復興。實際上,在16世紀晚期傳入歐洲前,孔子的哲學思想就已經統治中國社會長達數個世紀,儘管他也曾被批判為"封建思想者"”。

  伊朗英語新聞台報道稱,作為中國公元前6世紀的一名道德哲學家,孔子思想對於中國文化而言十分重要,很多人都將孔子視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人物。因此,“對於很多評論家而言,把孔子雕像竪立在中國具有標誌性的中心是理所當然的事。”

  填補社會道德空白?

  科南認為,孔子在中國的復興,除了歷史因素,也有現代背景隨著中國快速進入物質社會,中國的領導階層們日益擔心:一些傳統的儒家價值觀,諸如榮譽、尊嚴等,正被自利、拜金等價值觀所侵蝕……而孔子思想也強調“和諧”。

  加拿大《環球郵報》記者馬克.麥金農在北京報道稱,儘管孔子曾一度被批判,但近年來,中國又慢慢地重拾孔子思想,特別是其“強調個人道德與尊重權威”。

  報道援引加拿大學者丹尼爾.貝爾的分析稱,孔子思想在中國復興,是因為當今中國社會有不少問題需要得到解答,“人們越來越呼喚社會責任感,同時,他們也日益感覺到某種道德空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