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儒家能成為一種民間信仰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2-03 08:48:17  


  中評社北京2月3日訊/“作為民間信仰,儒家不願亦不能,這誠然是儒家在當代的悲劇……”廣州《時代周報》日前登載方旭東的文章“儒家能成為一種民間信仰嗎?”,探討儒家的歷史際遇與當代命運:    

  新華網2010年12月7日的一則報道讓曲阜教堂事件進入公眾視野,官方本是正面宣傳,不料卻激起民間軒然大波。以十位知名學者聯合簽署反對書為開端,一些“儒家文化信眾”在互聯網上發起聲勢浩大的抵制運動,其餘響至今未歇,以電子期刊發送的《儒家郵報》特辟“曲阜建耶教大教堂專輯”,到2011年1月16日已出至第八輯,而在呼籲停建教堂的意見書上簽名的名單也越來越長。有評論認為,本次事件發揮了動員儒者的作用,並斷言,在未來歲月中,儒者將會趨向活躍,儒者的進攻意識將會逐漸增強,而這可能攪動目前中國的宗教場域。在諸多宗教中,儒者很有可能成為宗教緊張的引發者。西方媒體(如美聯社)從中則不無憂慮地觀察到中國蓬勃的民族主義。

   富有戲劇意味的是,就在這些儒家(儒教)人士慷慨激昂地向“曲阜市政府、濟寧市政府、山東省政府、中央政府”提出“立即停建曲阜耶教教堂”意見卻一直未得到有關當局正面回應。

  可以看到,無論是反對曲阜興建大教堂,還是歡呼天安門邊上竪起孔子像,沒有什麼比政府的一舉一動更牽動這些儒家(儒教)人士的神經。相比之下,近三十年來在中國民間獲得巨大擴張的基督教與佛教,對政府的行為一貫保持低調的口徑,即便是在這次事件當中處於漩渦,中國的基督教徒也沒有作出任何強烈的反彈。

  何以儒家(儒教)比其他宗教對政府表現出更強的路徑依賴?簡單地說,這是因為,從本質上,儒家(儒教)就不是一種草根階層的民間信仰。作為民間信仰,儒家不願也不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