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王菲VS方舟子:並非非黑即白的爭論

http://www.CRNTT.com   2011-02-10 10:51:14  


 
  納粹用進化論衡量人類社會,社會達爾文主義下侵略變成“優勝劣汰”

  19世紀末,英國哲學家斯賓塞在受到達爾文進化論中自然選擇思想的影響下,認為人類社會也可以用進化論來解釋,從此,社會達爾文主義誕生。該觀點認為,人類歷史可以用天演論來解釋,人類社會也可以用“物競天擇”來進行詮釋,於是,歐洲人相信,雅利安人是優等民族,猶太人和黑人就是下等公民。軍國主義思潮更借機興風作浪,認為“劣等”民族應該為“高級”民族讓出生存空間。直到今天,在新納粹和極右翼勢力中,這種思想還依然存在。

  當代中國需要科學,但宗教哲學也不能等同於迷信

  方舟子是中國科學甚至是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他的次次較真打架,讓公眾完成了科學啟蒙,對於缺乏科學常識和理性思維的社會,方舟子以及他的“較真”難能可貴。但也應看到,自中世紀以來,西方宗教的世俗化去除了宗教中那些原教旨的神學教條,東方佛教也早已演化出強調自我修行的禪宗等派別,宗教更強調人的內心感受,並不能簡單地視之為迷信。


  結 語

  對科學有著強烈潔癖的方舟子對於一個尚未脫離蒙昧的社會是極度需要的,但也沒必要對一位娛樂明星的隨性而發上綱上線。現代宗教和科學在中世紀後沿著不同的軌跡各自發展,科學成為認識世界的方法論,而宗教則更趨向於價值觀,當爭辯方法論和價值觀孰高孰低,結果只會越辯越糊塗,越辯越亂。

  (來源:網易新聞《另一面》2011年2月1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