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沒有上流社會

http://www.CRNTT.com   2011-02-18 13:42:09  


    
  外國上流社會是看不見的階層,中國“上流社會”習慣把地位穿在身上、頂在頭上

  保羅福賽爾在《格調》中寫道:一個看不見的階級,他個的錢來源於繼承遺產,他們曾經喜歡炫耀和揮霍。後來,他們在大眾的嫉恨、自身的規範、慈善機構募捐者的追逐下銷聲匿跡了。“當我想到一位真正的富人時,”一位波士頓的藍領階層人士說,“我想到的是那些你從馬路兩側壓根就瞅不到影子的大宅的主人。”他們的豪宅從來就建在遠遠避開街道或公路兩側視線的地方,他們喜歡隱匿在山裡,要麼就遠走希臘或加勒比沿岸的小島,他們往往“謹慎得幾乎一言不發”。他們壓根就不想讓人知道他們的存在。而中國人相信,自己的衣著與消費方式能充分展示你的身份和社會價值,他們習慣把成功和金錢穿在身上、頂在頭上。

“富人不上流”不怪富人   
   
  “有錢沒勢不如窮”,富家用幾代人努力積累的財富可在一夜間化為烏有

  自古對於權貴與盜賊而言,富人無疑是“有肉豬頭”,歷史上不僅有專門劫富的“抄家皇帝”,更有打劫富人而流芬千古的草寇。而且,每個新王朝、新政權的產生,其合法性都確立在重新分社會財富的基礎上,造反者“放糧”,篡位者“分地”。富家用幾代人努力積累的財富可在一夜間化為烏有,甚至搭上身家性命。

  中國歷史上周期性出現“棄田、棄種”現象,全由官府課稅過重所致;權力豪奪象重大自然災害一樣可怕,無不弄得民不聊生和國亡政息。貴胄有“改朝換代”之大限,財富有“不過三代”之宿命;中國難以產生類似歐洲那種比比皆是的世代相襲的家族莊園,顯然是官方“患富”和民間“仇富”的結果。

  有恒產者才有恒心,沒有安全感無法造就真正上流社會

  中國的新貴自然不在道德與制度上的保障範圍,難怪過去富人常說“有錢沒勢不如窮”,因為僅僅富有不但毫無榮譽,人身更加不安全。歷代商賈土豪之所以巴結權貴、買官進爵,讓子弟讀書做官,其目的無非使自己的財富變得更體面而安全,如似今日富商用錢四處打點,弄個代表、勞模和政協之類“頂戴”,甚至公然跟市長、省長結拜攀親,其動機一目了然。因為中國自古官僚階層強大,新貴無法與之分庭抗禮,要保住這點錢財只能與之同流合污,不得不做低頭。時間久了,一個想做好人的新貴也就變成了一個不得不做壞人並且自願做壞人的新貴了。
  
  中國富人新貴們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向來無所建樹,甚至這群人連階級都稱不上。沒有恒產,他們只能走“撈、花、逃”三步棋。中國沒有上流社會,只有上層社會,因為上流是文化和責任屬性,而上層是地位和權力屬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