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國儒學正從歷史走來

http://www.CRNTT.com   2011-02-21 13:58:16  


韓國大儒李退溪創辦的陶山書院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訊/儒學在韓國有悠久的傳播歷史。現在,韓國社會在重新思考儒學興起的必要性。雖然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這兩年已經慢慢地出現了一些勢頭。以下是此間媒體對韓國成均館大學李東俊名譽教授及中國人民大學張立文教授的訪談:
 
韓國儒學正從歷史走來  

訪談嘉賓: 韓國成均館大學 李東俊名譽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 張立文教授
  
  主持人:梁樞

  一

  主持人:這次會議主題是“儒學復興與現代社會”。從本次會議上各國學者的發言中我了解到,新世紀以來的亞洲,不但中國有個“國學熱”,在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儒學復興的趨勢。我注意到,韓國媒體對此次會議很重視,對包括張先生在內的多位中國學者都進行了採訪。媒體的這種態度是否表明了儒學在韓國也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張立文:上世紀90年代,韓國社會曾經有過一場討論。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孔子興,國家強;一種則認為孔子興,國家亡。

  李東俊:1945年以後,西方文化大量湧入韓國,很多人都信了基督教。科學和民主在現代生活中很重要,但是沒有“人”的科學和民主是不行的,而儒學正是以人為本的。

  現在,韓國社會在重新思考儒學興起的必要性。雖然還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這兩年已經慢慢地出現了一些勢頭。這次會議以儒學復興為主題,也正是對這種勢頭的一種反映。圍繞這一主題所設計的一些子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儒學在當代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夠對這些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思考與回答,儒學的現代價值就會被當代的韓國人所接受。

  張立文:儒學在韓國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是一種日常化、生活化的東西。韓國各地有300多所鄉校,統歸成鈞館管理。這些鄉校在民間很有影響。它們既是議政機構,也是儒學的學習機構。鄉校裡設有明倫堂,定期舉辦背誦儒學經典的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