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反思歐洲不道德的中東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11-03-10 09:16:12  


 
  第二,歐洲的民主和人權標准是由利益來界定的,歐洲在推動中東地區民主和人權方面沒有作出多少建設性的貢獻。利比亞從“中東的瘋狗”被重新定位為反恐戰爭的盟友和重要的商業夥伴,這種戲劇性的變化顯示出西方對於人權的關注似乎總是以利益需要為轉移。上個世紀80年代,歐洲國家和美國一道斥責利比亞為支持恐怖主義和踐踏人權無賴國家,而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幾乎不批評,因為它有效地牽制了伊朗。2003年,當美國需要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的時候,薩達姆的踐踏人權被作為正當化戰爭的重要理由,而在英國人“幫助下”卡達菲宣布不再支持恐怖主義和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後,利比亞被作為邪惡軸心國家中改邪歸正的榜樣受到西方政府的擁抱。利比亞人民的反抗活動不是英美國家推廣自由民主努力的結果,而是常年積壓下來的怒火迸發,更直接的是受到鄰國埃及和突尼斯人民的鼓舞。

  第三,從道義上講,歐洲國家作為北非國家曾經的殖民者有道德的義務去幫助這些國家發展經濟,建立現代治理機制。但是歐洲國家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使北非國家淪為服務自己利益的後院,利用這些國家的獨裁者變相延續著某種程度的殖民統治。

  此次阿拉伯危機已經證明歐洲推行的極端利己和短視的中東外交政策最終將會危及到歐洲的安全和利益。作為在地理上與中東,北非阿拉伯國家相鄰的歐洲來說,此次地中海的劇變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歐洲面對的是一個人口非常年輕,失業率高,經濟高度依賴能源出口,政治尚處於動蕩,法制不健全的對岸地區,歐洲必須要從這次危機中吸取教訓,從根本上幫助這些國家順利過渡到現代社會。歐洲應當在中東和阿拉伯世界的地區重建中扮演積極的角色,特別是在經濟多元化,司法制度建設,人員培訓等方面作出自身的努力,只有實現地中海兩岸的均衡和協調發展才符合歐洲的根本安全和經濟利益。

  作者是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現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3-0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