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的震災與地震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1-03-20 09:05:51  


 
  生死攸關的“認真”

  日本人以認真著稱,“認真”是日本人國民性的重要內容。現代漢語中的“國民性”一詞是來自近代日本,留學日本的魯迅高度肯定日本人國民性中的“認真”,認為中國人即使排斥了日本的一切,也要買日本人的“認真”這副藥。“認真”不僅僅是一種態度,在更深的層次上它是一種道德。不言而喻,日本人的“認真”作為一種道德有多種起源,但我認為重要起源之一就是地震。地震之國,工匠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來不得半點馬虎,製造“豆腐渣工程”就是殺人。日本人“匠人”精神的形成與建造能夠抗震的房子密切相關。

  得到上述啟示是在目睹日本工人修圍牆、建台階之後。1994年在東京目黑區,我住的宿舍樓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櫻花樹。大概是為了保護這棵高齡櫻花樹,兩位日本青年工人在樹靠近宿舍樓的一側築了一道長約三米、高約一米五的水泥牆。但築牆的方法與過程不像是在築牆,而像是在製造一件精致的家具。12年之後我再次住到那座宿舍樓,看到那道牆除了長了一點青苔,沒有任何損壞。估計再過80年也不會有什麼變化。第二次是2002年住在東京小鬆川的時候,看到門外高架橋對面兩位工人為一個公園的入口建台階。從拉線測量到布鋼筋再到澆鑄水泥,同樣像是在製造一件精致的家具。不到十級的台階,從開始建到投入使用,用了至少三個星期的時間。現代作家老舍曾說日本人捉一只老鼠也會拿出捉牛的力氣,確實如此。那堵牆和那個台階,讓我知道東京新宿的高樓群為何能夠在大地震中屹立不倒。毫無疑問,也正是此類建築,給了日本人在震災面前保持冷靜、保持秩序的前提。日本的城鎮有許多臨時避難所,避難所多為學校、體育館等公共建築,建築質量完全可以放心。

  應急政治

  在一個危機四伏、災難頻發的國家,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應對危機。日本國土狹窄、資源貧乏,地震、海嘯、台風之類的自然災害時常發生。這對政府提出了高效率的要求,進而對政府的廉潔提出了要求。因為只有廉潔的政府才可能是高效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發生的時候,擔任首相的是高齡政治家村山富市。因為沒有及時趕到震災現場,他便受到嚴厲的質問。一位須發斑白的老人,受到質問的時候看上去很可憐,但是,既然擔任一國首相,就必須承擔相關責任。他進入震災現場了解災情的時候,沒有災民來迎接、感謝,相反,一位災民當場對救援不及時、食品缺乏表示不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