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地震中國經濟要築“防波堤”

http://www.CRNTT.com   2011-03-22 08:58:26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地區發生裡氏九級大地震,迄今已過去整整十天。由大地震引發的海嘯和對核電站的破壞,已經對日本的經濟社會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京華時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李長安文章表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突發意外,必然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一場同樣震級的“大地震”。中國是日本的近鄰和主要貿易夥伴,更應該未雨綢繆,盡早築起日本地震衝擊中國經濟的“防波堤”。

  文章分析,一方面,日本大地震對中國經濟帶來了較大的衝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日本是中國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從短期來看,中國對日的進出口均會受到影響,而且進口的影響要大於出口。雖然這有助於縮小中日之間的貿易逆差,但對產業鏈處於下游的中國來說,諸多依靠日本進口的企業會受到技術和產品短缺的困擾。

  事實上,由於半導體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優勢IT產業在這次地震中受損較為嚴重,已經導致全球供應鏈的中斷。以芯片業為例,2010年日本芯片企業的銷售收入約為638億美元,約占全球芯片市場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中國每年進口的芯片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日本,在地震發生後,芯片價格已經出現了20%以上的漲幅,而且多家廠商因為缺貨不得不臨時停產。此外,中國44%高端鋼鐵產品進口和27%的鋁產品進口來自日本,這些產品的供應中斷同樣會導致相關產品價格的上漲。

  更重要的是,日本大地震會使中國的核電建設放慢步伐。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商品中,最大的單宗商品是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2010年的進口額為335億美元,占比達到22.4%。而大力發展核電已列入“十二五”規劃,總投資額數以萬億元。目前我國共有28台核電機組在建,38台左右核電機組建設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涉及核電機組總數超過60台。受日本核電站洩漏的影響,國內已經暫停審批所有正在進行前期工作的核電項目。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