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應密切關注中國經濟的外部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1-03-25 08:38:08  


打擊卡扎菲政權的確有很多理由,但戰爭背後的經濟邏輯特別值得深思。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訊/世界工廠的角色只是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的一種路徑安,中國必須突破美歐設在金融領域的壁壘,力爭在高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證券時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貴文章認為,在“資源為王”時代,中國既要進入被國際大投行控制的期貨市場體系,更要密切關注西方主要大國對中國獲取外部資源通路的控制。

  西方打擊利比亞別有用心

  文章稱,從上周六開始,法國、英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禁飛區決議,從空中和海上對利比亞的軍事目標發起了軍事打擊。全球影響力極大的英國《金融時報》專門為此發表《打擊卡扎菲的正當性》的社論,凸顯西方輿論為國家或者國家利益集團服務的忠實性和及時性。

  站在西方的立場上,打擊卡扎菲政權的確有很多理由。但戰爭背後的經濟邏輯特別值得我們深思。12年前,美國巧妙地發動了科索沃戰爭,在收拾了不聽話的“異類”—米洛舍維奇的同時,也通過點燃歐洲火藥桶,給剛剛出爐的歐元當頭一棒;12年後,當中國的經濟規模超越日本而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並且與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有了比較好的態勢時候,戰爭又來了。

  西方視中國為競爭對手

  文章分析,在西方主要大國看來,中國已經具備了成為其競爭對手的基本要素:經濟規模直逼美國,貿易地位不斷上升,金融力量今非昔比,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經過這場經濟與金融危機的衝擊,西方的金融貿易力量遭到削弱,而從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來看,經濟總量比肩美國只是時間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