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富之路從轉變增長方式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1-06-18 08:30:37  


追尋富民之路,正是民之所盼,也是國強所依。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訊/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窮思變,民富思安。國民富裕,既是執政黨的目標,也是長治久安的基礎。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社評指出,無論是從目前一些經濟數據來看,還是從各地不時暴露的社會矛盾來看,轉變發展方式、改善民生、促進民富,不僅是不可放鬆的目標,而且是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需下決心、有魄力來落實。

  文章稱,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與往年規劃相比,“十二五”規劃有個明顯不同,就是明確提出,居民收入增長不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預期目標。在地方的“十二五”規劃中,也有5個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有19個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和經濟增速同步,有5個省份提出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

  今年時日已過半,前半年的數據還不可知,但檢驗國家和地方一季度公布的數據可發現,大部分地方並沒有達到居民收入增長與GDP增長同步的目標。

  從全國數據來看,一季度GDP的增速是9.7%,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長33.1%,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增長34.3%,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後增長7.1%。低於GDP增速2.6個百分點,更遠低於財政收入增長。

  從地方一季度數據來看,除了個別省市居民收入高於GDP增長外,大部分省市的城鎮居民收入,扣除物價上漲因素,都低於GDP增長。

  比如浙江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0.4%,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同比增長為7.4%。山東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0%,城鎮居民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增長9%。廣東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0.5%,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1%。北京的數據更低,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4月,扣除物價因素,北京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僅為4.1%和5.7%,居民收入漲幅偏低。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