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通脹掩蓋下的經濟探底

http://www.CRNTT.com   2011-06-23 08:41:18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訊/中國經濟的體質在近期宏觀經濟數據中表露無遺:一方面,通脹在5月再創新高,似乎仍存過熱跡象;另一方面,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和消費增長率持續偏低,5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僅為16.9%,扣除5.5%的通脹率後,實際增長11.4%,創危機以來新低。

  新世紀周刊發表廣東金融學院副院長陸磊文章分析,在此種經濟局勢下,我們真正需要判斷是否將持續面臨高通脹和低增長的困擾?其中某個指標是否會出現轉折?

  文章稱,在當前經濟局勢下,通脹與經濟增長均將持續回落,而政策並無放鬆的理由;這一次經濟探底將是針對經濟虛火的某種矯正。之所以如此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高增長及融資胃口持續存在。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0255億元,同比增長25.8%,地方項目投資84584億元,增長28.0%。同期,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8737億元,同比增長34.6%。從中可以看出,仍然是地方投資衝動和房地產投資構成了經濟增長的引擎。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遠未得到解決。

  二是以食品漲價為主的通貨膨脹持續存在。在5月5.5%的CPI漲幅中,食品價格上漲11.7%,非食品價格上漲2.9%。企業較高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持續下降的工業增加值和經理人采購指數,都已經說明當前的通脹與經濟過熱無關,是2009年以來全球貨幣超發與農產品收成預期的結果。

  三是順差收縮但人民幣匯率仍保持升值態勢。1月-5月貿易順差僅為229.63億美元,順差是決定匯率的基本面因素,而人民幣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6.48元人民幣水平,意味著必然存在對人民幣的“資產性”需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