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大戰略護航中國資本“走出去”

http://www.CRNTT.com   2011-08-20 08:40:12  


中國應實施三大戰略,推動中國資本進一步“走出去”。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訊/中國要徹底擺脫美元陷阱,必須改變長期以來“雙順差”型的資本循環模式,加快中國資本的海外布局,制定實施海外投資的全面戰略。上海金融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中國應實施三大戰略,推動中國資本進一步“走出去”。

  文章分析,第一,價值鏈延伸戰略。一國如何在全球價值鏈上獲得戰略環節上的競爭優勢?最根本的是使本國資本效率得到充分提高,使資本機制得到充分發展,積極向金融分工鏈的高端推進。這方面,國外海外投資戰略的經驗值得借鑒。

  美國海外投資模式的重點是十分重視制定企業的全球發展戰略。同樣,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就已經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因此,中國要以產業布局和提升競爭力為切入點,提高企業海外布局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尋找農業、林業資源可考慮東南亞市場;需要提升技術能力,可選擇發達國家建立研發中心,利用海外研發資源,使研發國際化,取得居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知識產權,並將對外直接投資與提供服務結合起來;從節約成本角度考慮,可考慮勞動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的發展中國家,要結合當地的區位優勢和自身的競爭優勢,選擇更適合的投資目的地,真正把“走出去”當作是中國產業鏈的海外延伸戰略。

  第二,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戰略。中國“走出去”戰略應該是如何更有效地配合海外擴張戰略、降低融資成本。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跟不上企業海外擴張的步伐。國內金融機構國際化程度不高,在海外的布局也不夠廣泛,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都不能充分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中國實施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相互融合的“產融結合”戰略。

  從世界經驗看,產融結合也是實體產業和金融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這種趨勢在中國也逐步嶄露頭角。銀監會統計顯示,截至2010年,已經有數十家央企投資了金融資產,中石油、中石化、神華集團、國家電網等多家能源巨頭都已在金融領域紛紛布局。在銀監會和國資委批准的中石油控股昆侖銀行、國電電力控股河北銀行、中移動控股浦發銀行之外,還有更多央企涉入商業銀行以及金融信托、保險、證券和期貨等金融領域。2010年底,全國共有40多家央企設立了財務公司,53家重點國企中有30多家已有財務公司。從某種程度上講,做實體的產業公司通過金融投資,一方面讓自己閑置的資產增值,獲取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還可以彌補主業經營增長過慢帶來的不足,成為分擔和平衡企業風險的一種新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