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叙利亞:這是怎樣一個國家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4:17:52  


  中評社北京11月7日訊/可以說,地處北非的利比亞相對處於阿拉伯世界的邊緣,而叙利亞則是處於阿拉伯世界“心臟地帶”的“核心”國家之一。正如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說,利比亞的危機只不過是一個“客串的小節目”,叙利亞才是中東衝突的核心。美國《華盛頓郵報》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叙利亞可能給中東帶來“末日場景”。追根溯源,叙利亞“牽一發而動中東全身”的特殊地位,既源於其險要的地理位置,更源於其獨特的歷史軌跡。《世界知識》雜誌日前登載文章“叙利亞:這是怎樣一個國家”: 

  在利比亞戰事如火如荼、中東亂局仍在不斷發酵之際,叙利亞的動蕩顯得非常搶眼。從3月中旬起,這個在中東亂局中曾一度保持穩定的國家突然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且愈演愈烈。4月19日,叙利亞政府不得不廢除實施了長達48年之久的緊急狀態法,不過局勢並未因此緩解,反對派號召民眾繼續參與示威,政府則在5月2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暴徒和恐怖分子們”在15天之內自首。形勢將如何發展,現在難有定論。

  可以說,地處北非的利比亞相對處於阿拉伯世界的邊緣,而叙利亞則是處於阿拉伯世界“心臟地帶”的“核心”國家之一。正如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道說,利比亞的危機只不過是一個“客串的小節目”,叙利亞才是中東衝突的核心。的確,作為中東戰略鏈條中舉足輕重一環的叙利亞一旦生變,勢必在中東地區引發更為劇烈的動蕩。美國《華盛頓郵報》甚至直言不諱地說,叙利亞可能給中東帶來“末日場景”。追根溯源,叙利亞“牽一發而動中東全身”的特殊地位,既源於其險要的地理位置,更源於其獨特的歷史軌跡。

阿拉伯民族主義跳動的心臟

  大馬士革,叙利亞的首都,統治著這個只有18萬平方公里、2000多萬人口的國家。但是在1200多年前,這個城市卻作為整個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首都長達100多年,後讓位於巴格達。千百年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已深深扎根於叙利亞社會土壤之中。

  其後,叙利亞雖然幾經時代變遷、異族統治、外國占領,但其根深蒂固的“阿拉伯屬性”及民眾對阿拉伯民族的認同感卻經久不衰。在與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一起陷入奧斯曼帝國統治幾百年後,叙利亞在20世紀上半期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最終在40年代獲得獨立,而其阿拉伯認同也終於演變為阿拉伯民族主義,並自視為“阿拉伯民族主義跳動的心臟”。以統一阿拉伯世界為使命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最早就是在叙利亞創建的,取得政權後他們把自己的理想一次一次地試圖訴諸實踐。20世紀50年代中期,叙利亞先後與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形成開羅-大馬士革-利雅得軸心。1958年,叙利亞甚至不惜放棄主權,與埃及共同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然而,因國情迥異,這個一統阿拉伯的嘗試曇花一現,只維持了短短三年便宣告解體。

  直到在1967年第三次阿以戰爭中遭受喪失領土的重大挫折後,叙利亞逐漸開始明確地將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內涵由一個為之奮鬥的崇高事業轉變為一種實現收複領土的“現實主義”目標的手段。在老阿薩德統治時期,特別是在埃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約旦先後單獨與以色列媾和後,叙利亞的對外戰略也加快了向現實主義回歸的進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