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和解經濟亮眼 不因政治反復可樂觀

http://www.CRNTT.com   2012-01-04 00:23:44  


 
  台灣身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想要迅速掌握其經濟發展的精髓,大致可以從內外部因素進行討論,外部因素主要為全球的經濟發展情形以及美國對台灣出口的拉動等,而近期中國這個因素也躍升拉動台灣成長的主要動因,內部因素為台灣的生產、投資結構以及政府部門政策以及政治的影響,以下將會分外部、內部局勢扼要分析之。

  首先是國際局勢的影響,台灣素來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甚深,過去這三年,整個國際經濟在各國一連串的寬鬆貨幣以及刺激景氣政策之下,有了一波不小的反彈,但今年出現了反覆,由於歐洲債信問題、日本大地震、以及美國的房地產數據(新屋開工率)不如預期,而美國失業率更高居9.1%,無法有效降低之下,全球對於經濟預期趨於保守,這自然深深影響台灣的經濟局勢。

  國際混沌 台灣因而趨緩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德國ifo經濟研究院的第4季世界經濟調查指出,全球經濟氣候指數由上季的97.7大幅下滑至78.7,全球經濟正面臨艱困,台灣的經建會也據此推論,透過傳導機能,預期6個月後台灣整體經濟、資本支出、民間消費及出口可能轉差。

  分區域來看,全球經濟最大的憂慮來自歐洲的債信問題,歐豬五國的借債違約風險,牽動全球市場,眾人擔憂一旦出現違約,基於金融全球化已深,將再度引發全球的金融風暴。

  值得慶幸的是,台灣除了如宏碁的少數廠商,向來與歐洲市場牽扯不深,只要不發生金融風暴,歐洲局勢對於台灣的影響將可以降到最低。

  扭轉操作 有助美國改善

  另外一個影響台灣的主要動因是美國的經濟情況,美國在兩次量化寬鬆的操作底下,經濟獲得相當的改善,但新屋開工率跟非農失業率兩項數據卻一直不佳,這是外界對美國經濟情勢的最大疑慮,美國政府在此祭出的是師承六十年代甘迺迪政府政策的“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效果將如何呢?

  過去美國的所謂量化寬鬆政策(第一次一兆三千億美元,第二次六千億),只是拉起了股價、金價、原物料,對於房市、就業並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是這一次所謂的扭轉操作,透過美聯儲賣出較短期限的債券,買入較長期限的國債,將長期利率壓低,從而一方面刺激抵押貸款持有人進行再融資,降低借貸成本,刺激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則可救房市,讓高掛4%以上的房貸利率走低,房屋貸款負擔減輕,才有利房市的發展。由此來看,大家可是預期這是可以對症下藥的政策,中長期來看,美國的經濟將會漸趨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