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人成美國房產市場第二大買主

http://www.CRNTT.com   2012-01-13 10:50:23  


 
  美國的競爭者

  李奮的想法則和陳煜雲有很大的不同,他幾經考察之後,沒有選擇美國,卻轉到了新西蘭,他說,“美國太大了,我覺得我把握不了,但新西蘭是一個島國,很小,小盤股好炒嘛。”相比房子,李奮更喜歡地,“因為地在增值,而房子在折舊。”2009年,李奮在新西蘭一下子買了四塊地。“很過癮,真的很過癮,就像撿錢包一樣。”他說:“比如有塊地,2007年最貴賣到80多萬紐幣,但我買的時候(2009年)只要40多萬紐幣(依現時匯率,約值1,976,488元人民幣)。”

  而李奮在投資界的朋友,投資風格遠遠比他“猛烈”。“巴西、智利、阿根廷啊,都去買。不過我還是適合新西蘭,因為我怕跌,我覺得跌了之後我會睡不著覺,那我就去找一個能讓我睡得著覺的地方。”

  美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澳大利亞,本月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召開了一場全海景豪華公寓展。澳信集團的顧問,孜孜不倦地反覆講解著在澳大利亞置業的優勢。

  “澳洲房屋租金回報率比美國要穩定得多,扣除利息後每年物業投資回報有8%至12%”;“不像美國,澳大利亞沒有遺產稅,房產的價值可以百分百傳承給下一代……”

  一位澳洲房產中介逢人必講一個司機的傳奇故事——某老總的司機老張,2009年送老總去酒店參加一個地產活動,發現老總的手機掉在了車上,於是老張給老總送手機,就這樣一個機緣巧合,老張聽到了澳洲房產的投資策略。於是老張在墨爾本用25年的積蓄置了業,一年淨賺10萬澳元……

  如果你碰到了新加坡的地產經紀,他會告訴你:“不像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是以華人為主的社會,沒有語言障礙,社會融入感更高……”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賣點。

  全世界的國家,都盯上了中國人和他們的錢袋子。

  難纏的中國買房客

  美國人很難理解中國買家對房子的熱情。

  “在全世界,好像都沒有像中國人這麼喜歡買房子的。”在加州大學讀書的David說:“在中國人的觀念里,有房子才有根,而且凡事都講究擁有,買房不是花錢,租房才算花錢。特別是中國這幾年房市被政策操控後的負面影響,讓中國人感到恐慌,買房激情也更加病態。”

  掌管上海一家物流公司的陳煜雲,在美國買房的出發點是基於某種不安全感,“中國的形勢太不明朗了,今天我所擁有的一切,也許哪天轉瞬即逝。在海外買房子或者移民,都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面對形形色色的中國客戶,做了7年地產經紀的範曉天仍常常覺得中國客人難以理解。他們可以在前一秒狂熱地直衝美國,在後一秒,又冷靜到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懷疑。

  2009年2月,中國首批赴美購房團從北京浩浩蕩蕩出發。這個40人的購房團抵達洛杉磯時,受到了各家媒體的關注和跟蹤報道,讓購房團團員受寵若驚。範曉天當時就預想到成交數量將為“0”,“在美國的買房過程非常複雜,前後所需要的時間遠遠超過這個團隊的總行程:11天。更不用說在這11天內大家還要飛越五大城市,在每個城市最多只能停留2天。”在此之後,來自中國的購房團絡繹不絕。

  範曉天現在每天會收到幾十封咨詢購房的郵件,但她已經得到不少教訓,現在對客戶很挑剔。“如果他移民了,綠卡辦了,或者資金已經到位了,那我才接。否則我就要考察你的誠意。”在範曉天過去的業務記錄中,看房的中國人,最後真正購買的,還不到10%。多數人只是觀望,範曉天帶他們看了一圈之後,又不買了。

  這些中國買家除了將大把現金帶到美國,還把一些“中國式”習慣也帶過來了。在中國,每一個中介手中的房源可能是不一樣的,而且中國人也喜歡同時找好幾個中介,讓他們去“窩里鬥”,相互制約。而在美國,所有中介手中的房源都是一樣的。“信得過這個人的話,找他一個就夠了。如果你找了兩個以上的中介,沒有人願意為你認真做事的。”範曉天說。

  2010年10月,曾有一個聲音很秀氣的中國女孩,是UCLA的學生,打算買棟房子,但她的父母三天之後就要回國。範曉天看對方態度誠懇,特意改變了當天的看房計劃,並根據對方的要求,約了很多賣房經紀人。第二天,範曉天怎麼也聯繫不上這個女孩,使得她在賣房經紀面前十分難堪。幾天之後,範曉天打通了女孩的電話,對方卻說:“對不起,我不記得了。”

  現在李奮也算是房產經紀人了。在新西蘭的幾次成功投資之後,李奮和幾個新西蘭的朋友創建了一個叫“luuloo.com”的網站,專門為中國客戶尋找合適的新西蘭房產。對於“中國人之間的不信任感”,李奮也深有體會。

  “一方面,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中介的錢都不是買家給的,而是賣家給的。那麼在賣房子的時候,沒什

  麼操守的中介,就會把壞的說成好的。另一方面,中國人到哪里都不相信人,人家的話都只聽半句,他們喜歡不斷地看,但是成交很少。這樣的後果是中介更惡劣了,他下一次會‘想盡辦法’把房子迅速賣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