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假酒產業鏈揭秘

http://www.CRNTT.com   2012-02-01 13:19:46  


 
  北京市公安局大興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扈愛民:

  這個團夥應該說就是一個以家族性質的 就是主要是以一家人 父親帶領兩個兒子 兒媳婦 甚至還有老伴 等這麼一個家族式的這種團夥形式進行生產 銷售這種假冒的高檔名酒這麼一個案子。

  家族式造假為預防造假添加了重重屏障。工商執法人員還介紹,有些假酒案件即使被查獲,但是由於目前酒類檢測標準並不完善,造成明知是假酒,檢測卻都合格的不正常現象。例如重慶市工商局前不久查處的假冒紅酒案件,就連造假人員自己都承認是假酒,但是工商部門送檢後,檢測的結果卻都是合格產品。因為部分造假者往往會用合格的低檔酒冒充高檔酒,這樣檢測的結果就顯示酒都是合格的。另一方面,國家標準中只規定檢測酒精度、糖度等單項理化指標,而不檢測葡萄原汁的實際含量,所以造假這就鑽檢測標準的空子,只要針對相應的檢測項目,加入酒精、糖精等添加劑,也能一一檢測合格。

  重慶市工商局江北區工商分局廖擁軍:

  有些酒明知道是仿冒知名商品的冒牌酒,但是它查出來的指標就符合葡萄酒一個標準。那麼在標準的制定上不完善。

  查處難度大讓造假者抱有僥幸心理。專家同時指出,違法成本低是造假者有恃無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按目前我國刑法規定,制假犯罪的單項刑事處罰,最高只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這和制假犯罪所帶來的巨額利益比起來,犯罪成本就非常低,所以犯罪複發率較高。因此相關執法人員建議,打擊假酒這種涉及民生的問題,應該加大處罰力度。

  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高峰:

  我們也向有關部門建議,加大法律懲處的力度,增加法律的威懾力,重判重處此類犯罪分子,使他們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以遏制這類犯罪再次發生的這種概率。

  假酒的危害可以說是多方面的,既讓消費者經濟上受到了損失,又可能對喝酒人的身體健康造成難以估計的不良影響。而另外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是,假酒加工的水平越來越高,仿真程度逐漸提高,而且呈現出專業化和產業化的特點。越來越嚴密的假酒制售網絡,越來越隱秘的假酒生產鏈條,無疑給執法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形成各地區、各部門聯動的打假模式,還應該加大打擊和處罰的力度,提高造假者的違法成本,從源頭上遏制酒類造假高發的勢頭。

  (來源:2012年01月29日13:19 每周質量報告 題:假酒產業鏈揭秘:假紅酒進貨價每瓶僅4.8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