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強人普京的民主命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3-14 09:42:04  


 
  總的來說,“反普”是要求改革,特別是要求政治體制改革的一種強烈反應。對一些人來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至本世紀初期,所關心的是生存問題,但物質生活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後,就轉而開始關心政治問題,特別是關注民主與自由問題。

  “挺普”仍占民意主導地位

  儘管普京在這次總統大選中,遇到一些阻力,但支持他的民意仍占主導地位,而反對派陣營成員複雜,沒有統一的政治主張和綱領,也沒有一個可以被多數人接受的領袖人物。

  眾多的俄羅斯人,把普京視為穩定的象徵。在“挺普”的集會上,支持普京的民眾,相信普京能夠引領國家實現穩定和發展,他們不希望在俄發生突然改變的政策,搞忽左忽右的政策,或者再出現動蕩。在俄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挺普”集會的主題是“我們不要大動蕩,我們要偉大的俄羅斯”。人們舉的標語牌有:“不要橙色革命發生在俄羅斯”,“不要瓦解俄羅斯”,“不想回到90年代”。俄民眾都記得,普京在接替葉利欽之後的執政時期,通過調整與整治政策,使俄結束了混亂無序的政治,並使市場經濟向有序方向轉變。

  他們也把普京視為實現強國的象徵。普京執政時期,經濟得到了大的發展,GDP年均增長率達到7%,1998年俄金融危機之後,GDP總量為3000億美元,而如今是1.5萬億美元。普京的目標是到2020年,俄將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屆時人均GDP可達3.5萬美元。恢復俄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成為強國,這也是廣大俄羅斯人一直追求的夢想。普京一直強調,俄羅斯沒有別的選擇,只有選擇做強國,為此,他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加強軍事力量。這對富有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廣大俄羅斯民眾來說,是得到認可的。

  人們認同普京執政時期關注民生的政策與取得的成就,這也是支持普京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2000年俄羅斯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比例為29%,而如今下降為12.5%,並還在不斷下降。2000年人均工資為82美元,而如今為745美元。還要指出的是,在2008年發生全球化金融危機後的這幾年,俄羅斯民眾的實際收入不僅未降低,還略有提高。普京執政時期,實行了超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即工資的增長速度超過GDP的增長,還提出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上得起學與買得起房的政策。

  由於實行以上的政策,加上他在對外政策方面堅決捍衛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不當西方的“應聲蟲”,堅決反對“阿拉伯之春”從而贏得了國家尊嚴。這對富有強烈民族自豪感和做強國意識的廣大俄羅斯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廣大民眾“挺普”,也反映當今社會廣大俄羅斯人的心態。在“挺普”的人群中,在以下問題上存有共識:一是希望俄羅斯在政治領域提高透明度,更加開放,需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二是要漸進地進行改革,不是革命,不要因改革出現社會混亂乃至動蕩;三是在客觀上都認識到,當今在俄羅斯還沒有比普京更合適的總統候選人。應該說,以上觀點也得到了部分“反普”民眾的認同。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普京贏得大選並不困難。俄羅斯國內與國際上不少有識之士認為,普京的困難並不在於能否贏得大選,而是在於選舉後如何解決面臨的種種難題,取得新的輝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