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強人普京的民主命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3-14 09:42:04  


 
  調整經濟政策,提高經濟效率,縮小貧富差距。這裡要解決的問題有:

  第一,減少或弱化國家對企業的不必要干預。減少國有經濟比重,繼續推行私有化政策。普京時期推行了把原私有化了的企業(特別是像能源部門等有關國計民生的企業)收歸國有,又形成了國家對經濟的壟斷,2009年梅傑耶夫在總統國情咨文中指出,目前政府控制著40%的經濟。而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低下,大企業領導人又都是由政府委派的,容易形成官商一體的壟斷組織,也是滋生腐敗的重要土壤。

  第二,儘管普京執政期間居民收入大大提高,生活有大的改善,但由於存在經濟壟斷、分配不公、腐敗嚴重等問題,仍導致貧富差距在不斷擴大,相當一部分人仍生活在貧困狀態,社會支出不足。這一問題如不解決,難以實現社會公正、公平,同樣會嚴重影響今後普京執政的社會基礎能否牢固。

  推行“強軍”政策。面對目前的國勢,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挑戰,俄要做強國,要在國際上受到尊重,有尊嚴,普京更一再強調需要“強軍”。他承諾在未來十年,俄將花費7711億美元實現武裝部隊的現代化。普京還提議,把俄國防開支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3%提高到5%或6%之間。問題是,俄不少經濟學家認為,這將面臨資金來源的困難,對此提議能否實現持懷疑態度。

  普京當選執政後的中俄關係

  普京在競選過程發表的第七篇文章,論述俄對外政策。他在文章中特別強調,俄中關係為俄外交基軸,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是威脅,而是俄羅斯發展經濟的“東風”,還認為,加強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有利於推進世界多極化。可以預見,普京在面臨國內外複雜的情勢下,需要強化與中國的關係,來改善自己與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俄羅斯在近幾年也特別重視發展與中國的經貿關係,2011年兩國貿易達到800億美元,到2015年與2020年可能分別達到1000億美元與2000億美元。中俄能源合作雖有一些問題,但總的來說在不斷取得進展。但要指出的是,對普京今後的對華政策,一方面要看到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亦不要期望過高,普京是俄羅斯總統,他代表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只有在戰略利益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得到體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